江西省首條智慧旅游公路417省道。(周瑋攝)
彎道會車預警、智能停車引導、道路自動融冰除雪、災害主動安全預警……行駛在江西省的國省干線公路上,你會發現驚喜不斷,路變“聰明”了。
在江西婺源縣的旅游智慧公路上,處處可見智能的足跡,科技的身影。智能停車引導系統,實現了對停車位使用情況的實時監測﹔ WIFI 無線網絡,最多可滿足3000余部終端同時上網﹔智慧充電樁為新能源車主保駕續航……“十三五”期間,江西省公路部門借助“互聯網+”,持續加大信息技術投入,用科技的力量建設省內重要旅游景點的旅游智慧公路,讓公路更“聰明”了,讓老百姓出行幸福感再提檔。
江西智能道橋冰雪預警處置系統。(周瑋攝)
路變“聰明”了 示范路由“聾啞狀態”變“耳聰目明”
天氣好不好?路上堵不堵?旅游景點的游客多不多?這些出行前需要提前做好的“功課”,如今,行駛在智慧旅游公路上,這些都可以省了。
近年來,江西公路部門通過科技賦能,一段段示范路段由“聾啞狀態”變得“耳聰目明”,路變“聰明”了,景區和道路的實時人流量、道路通阻、氣溫環境等情況都能以短信方式主動進行推送,便於游客做好出行規劃,讓出行的人更省心。
梅嶺風景區作為國家森林公園景,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去觀光。省道S417望招線接S106蛟萬線,是通往梅嶺風景區也是連接城區和梅嶺鎮、太平鎮最重要的旅游公路。
2017年,江西省公路管理部門積極推動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互聯網+”便捷交通發展,對S417望招線、S106 蛟萬線進行智慧旅游示范路建設,打造總裡程21.986公裡的江西省首條智慧旅游公路。駕乘人員和游客在通過景區出入口布設的可變情報板時,可以實時獲取到路段施工、交通事故、強風、暴雪、冰凍、濃霧等警示信息。
科技帶來的便捷舒適讓在路上成為了一種享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梅嶺打卡。據旅游部門統計,2018年4月,灣裡區各景區景點接待游客同比增長了24.4%,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3.16%,形成了“旅游推動交通,交通促進旅游”的良好格局。
智能化的服務不僅在路上,在停車區和服務區同樣可以體驗到。在婺源的橫亭停車區,可以在入口處看到豎著“P空位024”字樣的一塊電子顯示屏,這便是智能停車引導服務系統,一眼望過去便能知道有沒有空余車位。這樣的智能服務系統在婺源已建成12個,可以實時監測停車位使用情況,並對沿線公眾進行發布引導,減少司乘人員為停車造成的等待時間。
此外,停車區和服務區的智能WiFi、應急廣播、智慧充電樁、信息查詢終端...... 為司乘人員提供免費便利的上網服務,滿足了新能源車主充電續航的需求,便捷了游客獲取當地旅游景點線路、賓館住宿等信息,無時無刻享受著智慧服務帶來的出行便捷舒適。
婺源智慧公路上的彎道會車預警系統。(周瑋攝)
路更“智慧”了 駕駛人既能“看得到”又能“聽得到”
今年7月,婺源遭遇洪澇災害。上饒市公路局婺源公路分局雨季防汛領導小組收到一條來自邊坡監測預警系統的短信,信息顯示“S303 K42+900處邊坡存在滑坡風險”,此條預警信息為防汛領導小組制定公路應急管養方案提供了高效科學的決策依據。
“我們建設滑坡監測預警系統的初衷就是將安全關口前移,變之前的災害事后處置為提前預警防治,將安全隱患遏制在萌芽狀態,把群眾出行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讓他們在路上行駛多一分安心。” 上饒市公路局婺源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十三五”期間,上饒市公路管理部門以解決公路的災害防治及預警處置,保証道路安全暢通為目標建設智慧公路,對公路沿線高邊坡、橋梁進行自動化分析、評估,多方位對橋梁、高邊坡實時監控和預警,全天候在線健康監測預警。除了對橋梁和高邊坡實時監控預警外,智慧公路還將道路安全融入每一處細微的感知中。
據了解,上饒市公路局婺源分局在智慧公路建設中,在視線受阻的急彎路段安裝了彎道會車預警設備,當彎道一側的雷達檢測到來車時,系統自動將來車預警信號發送給另一側信息顯示屏,並發出聲光預警提示,這樣既能讓駕駛人“看得到”,也能“聽得到”,有效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率。
路通百業興,路美百業旺。近年來,江西公路部門充分利用旅游公路,合理布局規劃服務設施建設,選擇環境優美路線,將旅游與服務融為一體,打造“人在畫中走,車在景中游”的江西智慧公路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