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智聯的“江西范”

2020年12月01日07:15  來源:江西日報
 

2017年9月,科技部、工信部和江西省在南昌簽署框架協議,決定共同推進“03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這標志著全國第二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正式落戶江西。三年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大數據、雲計算、VR/AR、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與集成應用,持續推動產業升級、民生改善,助力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賦能產業升級

“深度挖掘數據紅利。”這是“03專項”成果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生動反映。

2017年,江西渥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全國首款窄帶物聯網智能淨水器,開啟了企業及產品的轉型升級之路。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不僅可看到淨水前后的水質數據,還能了解濾芯使用進度,實現在線充值、報修和遠程開關機等。目前,該公司全國在線物聯網裝機量突破70萬台,日在線率95%以上,2019年實現產值4.8億元。

鑽機稼動率平均提高20%﹔鑽孔車間,1名工人可管理操作8至10台鑽機……2018年,龍南駿亞精密電路有限公司和中國聯通、清華紫光聯合開發基於“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的電路板智能工廠,對工廠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在技術的助力下,企業的競爭力大為提升,2019年企業銷售收入1.8億元。

放眼江西,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全省各地通過抓龍頭、帶新興,加快5G、物聯網及VR產業園區建設,做好補鏈、延鏈、強鏈,鷹潭、南昌、上饒、宜春、撫州、贛州等地的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態勢良好。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移動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部署NB-IoT基站73048個,基本實現全省NB-IoT網絡全覆蓋,其中開通30158個。全省5G基站累計達27246個,實現全省設區市城區5G全覆蓋。

支撐民生改善

說起移動物聯網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鷹潭市民劉先生打開了話匣子:“比如,會‘說話’的水表。家裡水管漏水,我會收到供水部門發來的提醒信息。服務很細致,讓用戶明明白白消費。”劉先生口中會“說話”的水表,指的是NB-IoT智能水表。相比傳統水表,智能水表有效確保了數據上傳的及時性、准確性,供水部門抄表人數大幅減少,人員成本節約近50%。

2019年1月,南昌市公安局聯合相關企業研發的全國首個真實場景下5G+VR智慧安防應用系統上線。通過無人機航拍和5G傳送,公安部門可實時察看重點區域的情況。不僅如此,還能通過運營商定位數據、天網智能探頭,准確預警周邊的人流、車流情況,實施精准指揮調度。

為實現農村面貌品質提升、環境潔美,今年,武寧縣引入智能化管理平台,運用“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台監管農村人居環境,推行“四個一”(一平台一中心一張圖一個端)運行模式,運用“5G+管理”技術,實現大數據預警、點對點監測、智能化服務,給長效管護插上科技的“翅膀”。

自2018年起,我省按照“民生有感、產業有力、政府增智”原則,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行業應用、應急管理、民生應用深度融合。智鄱源、智贛119、飛鷹警務雲等品牌工程進展良好、效果顯現,形成“水、火、警、醫、造”五大亮點應用。(記者 齊美煜)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