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蔬菜種植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增收致富奔小康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這種模式正在全縣廣袤的農村地區遍地開花。今年以來,崇仁縣已完成各類蔬菜播種面積9.2萬畝,新增50畝以上連片蔬菜種植面積1.24萬畝,申報蔬菜綠色食品認証12個,其中“康齋鮮生”蔬菜區域公共品牌,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政策支持,產業“唱戲”。為切實提高菜農抵御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充分激發菜農的積極性,崇仁縣設立了100萬元補貼基金,推出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綜合保險產品。同時,落實每年1000萬元專項資金和1246萬元產業扶貧資金與蔬菜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帶動貧困群眾就業。該縣還將市縣財政資金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240萬元分別投入到8個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村,重點發展蔬菜產業,每年預計為村級集體經濟帶來350萬元的收益。
技術助力,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蠻干不如巧干,為提升蔬菜種植水平,實現產量與質量的齊頭並進,崇仁縣創造性推行技術幫扶制度,每50畝以上連片大棚蔬菜基地配備1名技術員,並落實蹲點服務﹔抽調5名高級農技員、16名技術員組建技術服務團,開展分片巡回指導﹔與江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開展戰略合作,成立崇仁縣蔬菜研究院,並聘請省農科院專家擔任院長﹔充分發揮300萬株優質蔬菜育苗中心帶動作用,實現大棚蔬菜基地優質苗率達95%以上,新品種推廣應用率達90%以上,產量可增加20%。政策加技術的“雙幫扶”模式,正成為崇仁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也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的源動力。(周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