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崇仁縣白路鄉汀橋村高標准農田項目現場,原先高低不平的農田規整四方、淤積的排水溝已經疏通修整,新開的溝渠筆直平整……該縣加足馬力,搶抓建設進度。 近年來,崇仁縣以推動農業現代化為主線,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將高標准農田建設與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將其作為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性工程,強化規范管理,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力。
該縣綜合考慮區域自然資源條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糧食生產基礎,優化高標准農田建設布局,採取集中投入、連片治理、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建設方式,確保建一片、成一片。
把好工程質量“核心關”。該縣嚴格執行“工程質量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成立技術指導小組、工程制度督查小組、工程進度質量監督小組,創新實施村民監管制度,村民監管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從源頭壓實責任。
健全建后管護長效機制。項目建成並嚴格通過“三驗”程序驗收后,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落實管護責任主體和管護經費,推動建立健全高標准農田建后管護長效機制。各鄉(鎮)成立了工程管護領導小組,下達工程管護責任書,明確各村委會為管護主體,縣級財政安排20元/畝的管護資金用於項目的日常維護。同時,大力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村集體等參與高標准農田設施的運行管護,積極探索委托養護、合同養護和承包養護等管護長效機制,建立政府主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農戶及專業協會等共同參與的管護體系。
近年來,全縣實施的高標准農田各類基礎設施運行良好,建成區糧食生產機械化率提高到98%以上,為促進全縣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該縣已建成高標准農田11萬畝,已流轉土地3.1萬畝。(張建華、劉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