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屏幕把田種

2021年03月07日08:29  來源:江西日報
 

  智能農機鬧春耕。

  人勤春早。在新干,新型職業農民利用現代化、智能化農機作業的場景屢見不鮮,衛星導航旋耕機、遙控植保無人機、智能灌溉控制系統等智能化農機裝備助力春耕備耕,廣袤的田野裡蓄積著科技力量。

  3月4日,在新干縣金川鎮桁橋村的水田裡,數台大型旋耕機正井然有序輪番作業,微潤的泥土不停翻飛,一派熱鬧的春耕景象。而遠在縣城辦事的張建國,點開手機APP,其名下20台農機所處的位置、運行軌跡、作業量一目了然。

  張建國是新干林源農機合作社的理事長,該合作社參與作業的農機,包括履帶式拖拉機、旋耕機、插秧機等,今年大部分安裝了智能終端系統。張建國告訴記者,對農機裝備升級,最大亮點是基於北斗衛星的智能網聯,有了它,千畝級的水稻種植基地,隻需指揮幾台智能農機,幾天內就能完成翻耕作業。

  當日,縣農機大市場熱鬧非凡。來自溧江鎮的種糧大戶陳歐春正試駕一款埋茬起漿機。一圈下來,他非常滿意,當即拍板購買1台。

  陳歐春種植了1000畝水稻。這些年,他陸續淘汰一批老農機,換成了智能大型拖拉機。他自豪地向記者亮出了他的農機家底:烘干機1套、收割機3台、大型旋耕機2台、拖拉機2台、大型插秧機2台、植保無人機4台。“有了這些智能農機,今年春耕可節約人工成本4萬元。”陳歐春說。

  “以前看天種地,現在看屏幕種地。”陳歐春說,他最大的感觸是,智能農機更有利於精細化種田,經濟效益更明顯,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穿行在神政橋鄉的新干縣現代農業示范園,記者大開眼界。

  首先看到一架無人機搭載著農作物生長監測儀,在科技人員的操控下飛上藍天,幾分鐘后,通過計算機軟件就可以了解園區不同田塊各種作物的長勢、葉面積指數、肥力水平、產量品質預測等一系列信息。

  走近漫山遍野的鋼架大棚、玻璃陽光棚。大棚外建有一個多功能農業環境監測站,屏幕上滾動著土壤濕度、光照強度、風速、雨量等實時數據。這個投資5億元的綜合示范園,入駐了14家農業企業,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該園區形成以優質果樹、綠色蔬菜、高產水稻三大主導產業,同時涵蓋了花卉苗木、特色水產等產業。

  去年6月,該園區安裝完成了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園內遍布數據採集視頻,各採集點通過傳感器,將園內各種農作物的數據參數匯集到中控室,數據可與省農業農村廳物聯網共享。

  “除了自動採集相關數據,還可以通過中控室隨機採集想要的數據。”在園區中控室,新干縣現代農業示范園相關負責人將採集視頻固定到蜜橘的一片葉子上,放大后,葉子上的脈絡紋路清晰可辨,有沒有病虫害也就一目了然。據介紹,精細化、智慧化管理、完熟栽培技術讓該園農產品豐產又豐收,生產的水果香甜可口。示范園採用機械化高效栽培技術,依靠智能化農機設備、智能水肥一體化管理、物聯網智慧農業管理模式,為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農機具裝有遠程監控和衛星定位設備,實現定點定位、圖片採集和作業面積實時監測等功能,降低了農機部門的管理難度與成本。”新干縣農機局局長劉小勇向記者介紹,該縣有農機合作社20家,在江西省贛機惠農平台上,該縣有557台農機具安裝並使用了智能終端。農機的作業量、作業軌跡一目了然。2020年,該縣獲得了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榮譽稱號。(記者 徐黎明 文/圖)

(責編:羅娜、帥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