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億元的大門如何撬開

——南昌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啟示

2021年03月22日07:06  來源:江西日報
 

最近,一組數據令人刮目相看——2020年,南昌高新區園區總收入達到5090億元,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066.09億元,成為全省主營業務收入唯一突破3000億元的開發區。

上世紀90年代初,南昌高新區在初創時期,園區總收入隻有區區幾千萬元,如今已實現了高速增長,雄踞全省開發區的龍頭地位,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更是連續六年位次前移,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論資源稟賦,南昌高新區並沒有過人之處。該區是用什麼撬開了5000億元的大門?又是靠什麼在全國“第一方陣”站穩腳跟?高質量發展帶給人們哪些啟示?

啟示一:視創新如生命,抓創新就是抓發展

3月14日,中國(南昌)科學島項目調度會在南昌高新區召開,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推動全省跨越式發展的重大科研創新平台、展現研發能力的重點對外門戶窗口、集聚人才智庫的重要“三生融合”高地。

在南昌高新區,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特別是2019年9月,隨著以南昌高新區為核心區的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順利獲批,該區更是把科技創新擺在了首要位置。

近年來,南昌高新區圍繞“一帶、一島、一園、三城、千企、多點”進行區域創新布局,總佔地面積約6平方公裡的科學島,正是該區打造創新高地的縮影。

盡管對每一分錢,政府都是算了又算、錙銖必較,但把錢花在科技創新上,南昌高新區從未猶豫過。2020年,該區R&D經費投入佔全區GDP比重已經由2015年的2.5%增加到5%。“十三五”期間,該區累計專利申請3萬余件、專利授權2萬余件,均位居全省前列。

創新一子落,發展滿盤活。在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的強大牽引下,南昌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勁頭十足。

前不久,區內企業歐菲光發布的新一代短距離毫米波雷達技術,憑借精准優越的性能賦能自動駕駛﹔北航江西研究院團隊取得了新型強預冷發動機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技術成果,解決了高效數控加工工藝等一批關鍵技術問題……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為了創新,南昌高新區不計代價筑巢引鳳。除了大力實施“瑤湖英才”計劃,制訂出台具有高新特色的完整人才政策體系,還不斷完善各項生活配套。去年12月,省高層次人才產業園在該區正式開園,省高層次人才聯誼會也在此落地,為高層次人才團隊提供了學術交流、產業對接、智庫服務、聯絡聯誼的“雙高”互動平台。開園僅3個多月時間,該人才產業園就已落戶項目82個,引進兩院院士和高層次人才50多名。

在南昌高新區主要領導看來,這裡之所以被高端項目和高端人才所青睞,離不開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濃郁的人文氣息,更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強大磁場。因科技而興,因創新而進。創新已成為南昌高新區的最大標識、最大動能和最大潛力。

啟示二:把創新當使命,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在很多地方,當數字經濟還停留在概念階段時,南昌高新區卻已經將其做成了產業。目前,該區聚集了數字經濟相關企業700多家,總收入突破26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2.8萬人,新經濟領域創新平台達45家……

縱觀南昌高新區的產業版圖,電子信息、航空制造、醫藥健康、新材料是其四大主導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這四大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已經佔到了園區工業營業收入比重的91.7%。

如何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該區決定以新技術為驅動,以新經濟為主體,以新業態為引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

謀定而后動。該區下大力氣對園區的老舊廠房進行“騰籠換鳥”,建立起了南昌高新區新經濟產業園,形成了以火炬大街為主軸的新經濟產業帶,和以金廬軟件園、流量經濟產業園、泰豪軟件園等20個特色園區為核心的“一帶多園”空間發展格局。

近日,記者行走在高新區,處處感受到新舊動能的轉換,處處見証著產業邁向中高端的步伐——8萬平方米的新經濟產業園內,入駐了70多家企業,引進了共享辦公、網紅直播、智慧教育等各種新業態……一個新的產業集群雛形初現。

未來,南昌高新區還有更大的雄心壯志——到2025年,全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600億元,全力打造千億元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努力成為全市打造“中國智造新城”的排頭兵。

昨天靠創新起家,今天靠創新發展,明天靠創新壯大……創新,這個“關鍵變量”已經成為南昌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在新征程中,該區還會憑著科技創新的動力,繼續勇立潮頭、勇闖新路。(記者 鐘珊珊)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