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寧縣官蓮鄉東山村“公德貸”貸出振興路

2021年04月13日07:19  來源:江西日報
 

  村民能不能貸款、貸多少款,均由其公德積分來決定,這是武寧縣官蓮鄉東山村推行的一種新信貸模式——“公德貸”。“公德貸”自2019年推行以來,實行積分制,80分到85分可以獲得10萬元貸款授信額度,85分到90分可以獲得15萬至20萬元貸款授信額度,90分以上可以獲得25萬至30萬元貸款授信額度。截至今年3月,該村累計發放“公德貸”1400余萬元,受益農戶達65戶。

  東山村“公德貸”源於武寧縣2019年3月在全縣推行的“公德銀行+公德超市”,以家庭為儲戶單位,對全體村民在思想進步、鄰裡和睦、律己守法、移風易俗、清潔衛生、敬老愛親、熱心公益、扶助感恩等8個方面的表現進行評比,量化為積分,存入每家“公德銀行”賬戶,村民可憑積分到“公德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過去,都比誰家致富,現在都比誰家的公德積分多。村民明白了一個理,自己家“公德銀行”積分上不去,說明自家的公德行為讓人瞧不起。“公德銀行”的建立,不僅讓村民獲得物質利益,更讓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公德心。戴坪村小組村民葉存金得知村裡老人理發難,便主動給村裡65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理發,被評為東山村首屆“東山好人”。

  當道德轉化為一種信用資源,竟贏得了市場的關注。2019年10月,東山村在全縣先行先試,爭取到中國農業銀行江西省分行把其作為全省首個推行“惠農E貸”的行政村,村兩委手握貸出的信貸基金,在全村試行“公德貸”,加大對村民公德養成的“刺激”力度。村委會依據村民公德積分評定其信用等級,制定相應的貸款額度,極大地提升了村風文明、推動了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原動力”。正在苗木基地勞作的村民畢延義告訴記者:“公德積分貸款很方便,授信以后在手機上就可以拿到10萬元貸款,我們用這些錢擴大種植規模,支付人工工資。”

  道德可以成風化雨,道德可以積聚力量。東山村發揮道德的力量,不僅讓村民精神富足了,更把村民道德轉化為金融信用資源,找到了一條推進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該村集體經濟從2014年負債幾千元到2020年實現收入34.4萬元,人均年純收入從2014年不足2400元增長到2020年的2.2萬元,完成了從“十三五”省級貧困村到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文明村的華麗變身。 (記者劉小榮、邱玥)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