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政務要聞江西黨建理論學習組織人事基層黨建反腐倡廉主題教育英雄烈士譜地方領導留言板
人民網>>江西頻道

不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中掉隊

——訪江西省委書記劉奇

2021年05月06日07:10    來源:江西日報

  編者按:

  5月5日,《學習時報》頭版頭條刊登專訪文章《不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中掉隊——訪江西省委書記劉奇》,本報今予轉載,供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學習。

  採訪組:江西地處江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因為地緣、歷史等原因,貧困問題一直困擾著這片熱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挂、關心著革命老區。請您談談,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脫貧攻堅工作有哪些囑托?

  劉奇:江西,是我們黨早期開辟革命根據地的地方,是萬裡長征的出發地,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因為地緣、歷史等原因,江西的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全省100個縣(市、區)中,有原中央蘇區縣54個,羅霄山片區縣17個,國定貧困縣24個,省定貧困縣1個,“十三五”貧困村3058個,其中包括269個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截至2013年末,全省貧困發生率達9.21%。

  習近平總書記對這片紅土地始終殷殷眷顧。早在2012年,在他的直接推動下,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為贛南這片紅土地送來了實實在在的好政策。這意味著在黨中央打響脫貧攻堅戰之前,贛南乃至江西全省獲得了寶貴的兩年多時間,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一個希望、三個著力”重要要求,並多次關切地詢問老區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囑咐我們一定要把老區特別是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放在心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

  2016年2月1日至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西視察,對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四個堅持”更高要求,勉勵我們要在脫貧攻堅上領跑,不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中掉隊。視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詢問革命老區發展情況,特別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定要讓為人民共和國誕生作出重要貢獻的革命老區發展得更好。在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脫貧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他對鄉親們說,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支持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深情的關懷、真摯的話語,溫暖著在場每個人的心。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江西視察,充分肯定江西脫貧攻堅成效,強調要著力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讓老區人民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無數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變好了,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們中央蘇區、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們。習近平總書記深入贛州市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實地考察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情況。在村民孫觀發家,習近平總書記從前廳走到后院,從廚房走到臥室,看到廚房裡有米有油,衛生間也很干淨,連聲說“好”。圍坐在客廳裡,習近平總書記同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干部拉家常,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再加把勁,確保老區如期脫貧摘帽,要求我們繼續著力推動老區特別是中央蘇區加快發展,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的殷殷囑托特別是對江西脫貧攻堅的重要要求,令全省干部群眾備受鼓舞。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標准,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感恩奮進,勠力同心,江西革命老區全面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去年4月26日,我們在南昌舉行了全省貧困縣脫貧退出新聞發布會,宣布於都、興國、寧都等最后一批7個貧困縣脫貧退出。至此,全省所有貧困縣全部退出,305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8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徹底解決,我們如期兌現了不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的庄嚴承諾。

  採訪組:面對艱巨的脫貧任務,江西是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讓老區人民盡快擺脫貧困的?

  劉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我們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老區特別是中央蘇區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要求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動力。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讓老區人民盡快擺脫貧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盡銳出戰、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我們全力抓好產業扶貧這個根本。雖然江西是農業大省,但一些貧困地區特別是羅霄山區連片特困地區生產條件較差,產業發展非常落后,貧困人口就業渠道狹窄,轉移就業和增收難度大。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大力夯實產業扶貧之基、厚植就業扶貧之本、增強內生動力之源,培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的強勁動能。深入推進“選准一項主導產業、打造一個龍頭、設立一筆扶持資金、建立一套利益聯結機制、培育一套服務體系”的“五個一”產業扶貧模式,大力發展“村干部與能人帶頭領辦、村黨員主動參與、村民自願參與、貧困群眾統籌參與”的“一領辦三參與”產業合作形式,推動產業扶貧精准入戶到人。我們積極搭建就業扶貧園區、龍頭企業扶貧基地、就業扶貧車間等平台,完善政策扶持、資金獎補、就業服務等工作機制,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例如,瑞金市葉坪鄉探索建立產業扶貧機制和農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模式,成為2017年在瑞金市召開的全國產業扶貧流動現場會經典案例。如今葉坪鄉已形成了萬畝蔬菜、萬畝臍橙、萬畝白蓮、十萬生豬、百萬蛋雞的“五個萬”基地,打造了“華嬤嬤泡菜”“夏羅黃金魚”等扶貧產品品牌,產業帶貧益貧效益明顯,貧困戶人均生產經營性收入高出全省平均值38個百分點。

  我們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由於自然地理和歷史多種原因交織,過去不少群眾住在危舊土坯房裡,喝不上干淨水,不能正常用電,有的甚至過著“水上漂”的生活。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著力抓好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完成“組組通”水泥路工程建設,全省實現具備條件建制村全部通客車,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99.8%、電壓合格率99.89%,行政村有線寬帶覆蓋率和4G網絡覆蓋率均達到100%。著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累計在1920個貧困村建設高標准農田191.03萬畝。千方百計持續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大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項目工程,加快提升貧困地區公共衛生服務配套,近3年全省新(改)建村衛生室7456個,產權公有村衛生室達到12591個。開展農村危房全面排查和安全鑒定,落實拆舊建新、維修加固等措施,累計投入資金178億元,完成26萬戶貧困戶危房改造,全面保障了貧困戶住房安全。特別是大力推進“水上漂”上岸搬遷安置工程,“水上漂”農戶上岸定居,徹底告別了半個多世紀水上漂泊、居無定所的生活。

  我們著力筑牢貧困群眾兜底防線。脫貧攻堅實施前,一些農村地區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貧困人口中長期患病、身心殘疾、五保低保等人群佔比較大,普通中小學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我們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標准,抓好社會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之間的有效銜接,確保貧困群眾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住有所居。強化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推動農村低保標准按照年均14.4%的比例提高,特困供養標准全部達到低保的1.3倍。全面落實控輟保學機制,嚴格實行義務教育資助學校校長與鄉鎮屬地“雙負責”,確保沒有一個貧困學生因貧失學輟學,有效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2016年以來,全省共發放各級各類學生資助資金178.68億元,資助困難學生836.06萬人次。為幫助貧困群眾走出“小病忍、大病扛”的現實困境,我們大力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和醫療救助,資助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把貧困患者住院自付費用控制在10%以內,全省2259個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1686個定點鄉鎮衛生院均開通門診統籌。對於一些“一方水土確實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地區,我們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目前共有3.5萬戶、13.47萬人全部入住新家,后續幫扶措施也已全部落實。針對農村飲水困難、飲水安全問題,我們建立了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累計投入資金67億元、建設農村飲水工程3600多處,為96.7萬貧困人口筑牢安全飲水保障。

  採訪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大大改變了貧困地區的整體面貌。在您看來,脫貧攻堅給江西革命老區帶來了哪些發展變化?

  劉奇:最突出的變化是生活水平的質變。貧困群眾增收渠道不斷拓寬,錢袋子越來越鼓、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神山村曾是井岡山市最偏遠最貧困的村庄,過去有句順口溜,“神山是個窮地方,有女不嫁神山郎﹔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牆,穿的是舊衣裳﹔紅薯山芋當主糧,青年兒女跑外鄉”。2016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雪來到神山村,看望慰問貧困群眾,共商脫貧攻堅之策,給神山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希望。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神山村明確努力方向,鼓足發展勁頭,干群齊心協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短短4年,神山村村民的人均純收入由2600元增加到2萬元,16戶村民搞起了農家樂,村集體經濟由幾乎為零增至50多萬元。村民們開心地說,“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過越甜”,“過去靠鐵鋤頭吃飯,如今靠金鍋鏟賺錢”。

  最直觀的變化是人居環境的巨變。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老區鄉村舊貌換新顏。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是有名的紅軍村,全村有32名烈士。受自然地理等因素制約,這裡以前發展緩慢、面貌破舊。“梓山潭頭,吃苦兩頭﹔晴三天,挑爛肩頭﹔雨三天,水進灶頭”,曾是潭頭村的貧困寫照。經過這幾年的艱苦努力,潭頭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村,柏油路穿村而過,白牆黛瓦掩映在青山綠水間,一排排現代化標准蔬菜大棚裡郁郁蔥蔥、生機勃勃。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潭頭村看望慰問老區人民,察看村容村貌,詢問舊房改造、村落環境整治等情況,對生活環境和衛生情況都表示肯定。這是江西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的一個生動縮影,如今江西的農村,環境越來越好,涌現出了很多鄉村旅游點、網紅打卡地。

  最根本的變化是發展能力的蝶變。主要表現在農村基礎設施大幅提升,特色產業加快發展,貧困地區發展活力明顯增強。位於贛南的安遠縣在2013年以前是全省唯一不通鐵路、高速和國道的“三無”縣,百姓“出門三步羊腸道,百裡千斤靠肩挑”。這些年來,安遠縣以交通扶貧項目為抓手,全面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縣高速公路四面暢通、農村公路網絡不斷完善,2017年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伴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當地農村電商和特色旅游發展迅速,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增收。

  最深層的變化是精神狀態的蛻變。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得到全面激發,從“熬日子”到“奔日子”,用勤勞雙手干出了一片新天地,過上了幸福生活。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在脫貧攻堅中發生了從內而外的深刻改變,大家心氣順、干勁足,從心裡感恩習近平總書記、感恩黨中央。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地貧困群眾積極奉獻,主動加入農村防疫第一線,有的向當地政府捐錢捐物,有的主動擔任疫情防控宣傳員,有的義務擔任勸返點值守員,有的主動幫忙運輸防疫物資,都為抗疫斗爭盡心盡力。

  (原載5月5日《學習時報》 採訪組成員:尹建軍 李 政 林珊珊)

(責編:邱燁、羅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