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出新活力 “合”出新動能

——看新余城鄉融合發展帶來的新變化

2021年05月14日07:11  來源:江西日報
 

近年來,新余市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此舉,不僅有效打破了傳統城鄉二元體制,也促進了城鄉產業聯動發展,讓廣大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提升硬件,拉近城鄉距離

夏風和煦,從新余市城區駕車出發上環城路,往西約10分鐘車程至渝水區下村鎮千秋嶺村,轉入一條新修的柏油路再行駛5分鐘,群山環抱中的梁家村小組映入眼帘。“有了這條環城路,坐車去城裡隻要15分鐘,方便多了。”村民吳水根高興地說。梁家村是明代學者梁寅故裡,村庄古朴,古屋、古柿樹散落在村子之間。依托便利的城鄉交通設施,村裡正規劃發展文化旅游產業。

一條路造福一座城。新余市投資38.3億元,歷時4年修建了一條長達57公裡的環城路,重塑了全市的交通版圖。整個路網不僅結束貨車穿城而過的歷史,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還將沿線鄉鎮、村組的道路打通,為城鄉融合發展插上了翅膀。

新余市還全面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累計投資12.7億元新建或改建水廠10個,管網覆蓋1782個村小組,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3.6%。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該市以“拆三房、建三園”為抓手,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優化軟件,均衡公共服務

5月6日下午,渝水區羅坊鎮中心衛生院急救站接到市緊急救援中心指令,羅坊鎮陳家村村民李小軍被倒折的大樹砸傷,需要急救支援。隨后,該院急救車出發救援,從到達急救現場再將病人轉運至新余市人民醫院,全程不到1小時。

“為建立‘30分鐘急救圈’,打通農村急救‘最后一米’,新余有6個中心鄉鎮衛生院建立了急救站點,納入全市統一指揮調度,補齊了全市急救網絡的重要一環。”新余市緊急救援中心指揮調度科負責人說。

目前,新余市構建了以市緊急救援中心為龍頭、10家網絡醫院為骨干、6個鄉鎮急救站點為輔助的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同時,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以建制村為單元,建設381家公有產權村衛生室——曉康診所,努力做好農村群眾健康“守門人”。

該市還持續聚焦“一老一小”,著力打造農村頤養之家,全市共建成頤養之家736個,入家老人達1.03萬人﹔在義務教育制學校推行“小荷工程”“水花行動”,開展膳食改善行動和普及游泳技能,提升了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水平。

產業融合,城鄉生機勃勃

走進仙女湖區萬商紅新履小鎮,運送原料、成品的貨車進進出出,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將新生產的鞋子進行裝盒打包,快遞小哥不時從身邊跑過。“我們把家從鄉下安到了城裡,在鞋廠務工月薪4000余元,小孩也接過來讀書了。”仙女湖區河下鎮垱頭村村民高麗敏告訴記者。

據悉,新履小鎮一期已入駐商戶1713家,其中鞋企1230家,日產鞋規模達40萬雙,日快遞發貨30萬件,年產值達70億元,已形成從原材料供應到生產、加工、銷售及物流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如今,新履小鎮正積極謀求轉型升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履小鎮還帶動了周邊餐飲、娛樂、快遞等產業發展,吸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就業。為把“客人”留下來,仙女湖區提供保姆式服務,出台優惠政策,免費為鞋企提供電商培訓,解決企業工人住宿問題,安排園區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等。

此外,城市的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也在加速向農村流動。新余市推行“振興農村實用人才”計劃,推動各類人才在鄉村大舞台創新創業、各展其長。同時,完善財政支農資金穩定投入機制,健全農業政策性保險體系,初步形成政府、金融、社會資金合力支農的格局。

記者手記

船小好掉頭。新余市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依托區域特點和獨特優勢,堅持統籌謀劃、一體推進,著力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均衡城鄉公共服務,激活城鄉各種要素雙向流動,取得了可喜成效。採訪中,記者深刻感受到新余市城鄉融合發展帶來的新變化,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在城鄉無縫連接,醫療教育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在城鄉共同推進,各類資源要素在城鄉加快流動。城鄉融合發展,既是“城融鄉”,也是“鄉融城”。新余市城鄉融合,激發了城鄉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催生了城鄉產業發展新動能。(鄒宇波 記者 胡光華)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