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7日14:33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南昌市安義縣作為南昌市唯一的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試點縣,緊扣“貼實際、創特色、走前列”的目標定位,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依托1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1個鄉鎮實踐所、126個村、社區、企業的實踐站,著力聚焦為民辦實事,積極回應“槽點”、紓解“痛點”、打通“堵點”、補齊“斷點”。
整合資源,建強紅色新陣地
安義縣喬樂鄉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了集黨史學習、思想教育、文明實踐於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喬樂鄉黨史教育館,裡面陳設的紅色主題內容,有圖文展板、有音像體驗,不僅是讓黨員干部們接受生動的黨課教育,更是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學習黨史。長埠鎮結合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打造了記錄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展示先進榜樣事跡的黨史生活館﹔龍津鎮充分利用牆面空間打造“黨的光輝歷程”黨史展覽牆……這些都是安義縣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新陣地”的生動寫照。
在黨史學習教育開展過程中,安義縣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365”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工程,對各級實踐所(站、點)的服務資源、人力資源、紅色資源等進行全方位調研摸排,建立項目清單,迅速把黨史學習教育輻射覆蓋到每個陣地。
全面覆蓋,宣傳宣講入人心
5月11日,長均鄉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走進長均村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我們就是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最生動鮮活的事例,向村民們講好中國共產黨的這一百年的奮斗歷程,讓他們聽得明白、聽得進心裡。”有著45年黨齡的宣講員熊汗實同志感慨地說道。
該縣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積極開展“送宣講”活動。縣級領導率先垂范,走進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以“黨課開講啦”、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為載體,帶頭到挂點鄉鎮和單位講授專題黨課;優秀黨員、“三風”榜樣人物、黨校教師、“五老人員”、社會志願者等群眾身邊人“沉下去講”,通過“拉家常”的方式,用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同時,在實踐所站全覆蓋接入“學習強國”平台,將錄制好的“習語金句”音頻、紅色黨史故事同步推送至APP、微信、微博等平台,把宣講服務浸潤在日常生活中,打通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裡”
依托平台,為民解憂暖人心
“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在我們安義卻做到了。”一位安義縣志願服務聯合會的志願者自豪地說,“我們針對城區年紀較大的獨居老人,實行了每天免費送愛心午餐的活動,現在還有越來越多的社會愛心商家和愛心外賣員都加入了我們。”
據了解,該縣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又關注群眾“鍋碗瓢盆”,依托江西文明網研發的志願服務平台,打造出“安義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指揮調度平台”,構建“群眾點單、中心派單、部門接單、百姓評單”的四單服務模式。前期由基層黨建宣傳員、志願者通過上門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征集群眾微心願,收集匯總群眾服務意向需求、急需解決的問題等,形成有360多個項目的“菜單”。群眾根據需要點單之后,由中心根據各部門和志願服務團隊的職能進行“派單”,接到指令的單位和志願服務團隊組織實施,最后由群眾進行“評單”,形成一個志願服務閉環。
截至目前,該縣已開展“點單”500多項。通過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解決老百姓的煩心事、操心事,讓黨史學習教育更走心、更暖心、更貼心。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