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政務要聞江西黨建理論學習組織人事基層黨建反腐倡廉主題教育英雄烈士譜地方領導留言板
人民網>>江西頻道>>人民日報看江西

傳承好作風 續寫新故事

本報記者 鄭少忠 朱 磊 戴林峰

2021年05月19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長岡村,一間土坯房引得游客紛至沓來。

  這間土坯房,承載著歷史記憶。1933年春,貧農馬榮海的茅草屋失火。鄉蘇維埃政府發動群眾捐錢、幫工、找料,3天就幫他建起一間新房。如今,當年蓋房的場景,通過“蘇區干部幫助貧農馬榮海蓋房子”實景展,在興國縣蘇區干部好作風陳列館再度重現。

  “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這首傳唱80多年的紅色歌謠,是當年蘇區干部好作風的真實寫照。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這些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

  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近年來,江西大力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改革發展實現新跨越,在紅土地上續寫新故事。

  訪民情,廣納民意

  “而這個問題的解決,不是腦子裡頭想得出來的,這依靠於從動員群眾執行各種任務的過程中去收集各種新鮮的具體的經驗,去發揚這些經驗,去擴大我們動員群眾的領域,使之適合於更高的任務與計劃。”1933年11月,毛澤東同志經過實地調查,形成了3萬多字的《長岡鄉調查》一文。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弘揚蘇區干部好作風,江西始終緊抓調查研究這一黨的傳家寶。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開展了20萬名機關干部下基層等一系列活動,在密切聯系群眾的過程中聽民聲、訪民情、納民意。

  今年初,興國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落實”活動。縣四套班子負責同志帶頭靠前,各級黨組織廣泛發動黨員干部,深入走訪社區、挂點村及結對幫扶企業。

  20個村民小組、79名合作社入股成員、109戶427名已摘帽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這是李良寫在調研筆記中的一個片段,對象是他走村入戶訪民情的重點人群。作為興國縣委組織部駐長岡鄉園塘村第一書記,李良脫鞋下田、上門問需,全面摸排園塘村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情況,積攢了厚厚一沓調研筆記。記者隨李良進村走訪時,他一路和群眾打招呼,每個老鄉的名字都能脫口而出。

  用腳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憂。截至4月底,興國縣已收集群眾訴求821件,按反饋程序形成責任清單,由分管縣領導牽頭分析研判並制定解決方案,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目前已完成辦理450件。

  實踐中,江西各地摸索出一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做法。

  從2014年開始,上猶縣將每周四、五晚上確定為全縣干部夜訪民情時間。廣大黨員干部與群眾“同照一盞燈、同坐一條凳、同談一席話”,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

  7年多來,上猶縣累計開展夜訪民情活動逾千場,參與群眾5.3萬人次。僅2020年,上猶縣就開展縣級領導夜訪民情專場195場次,覆蓋全縣131個行政村。

  辦實事,紓難解困

  頭一次到陽光社區夜訪,上猶縣城市社區黨工委書記陳榮春就遇上了難題。在水南農貿市場經營近10年的雜貨攤主方宣梅,把一箱濕漉漉的干果撂在陳榮春面前,“瞧,頂棚漏雨,地面積水,貨都泡壞了!”

  水南農貿市場建於2006年,排水不暢,商戶意見大。問題線索上報后,上猶縣委書記賴曉嵐隨即挂牌督辦。4個月后,投資400萬元改造的新水南農貿市場竣工落成。

  從路邊攤搬進門面房,方宣梅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現在市場環境好了,人氣旺了,生意好做多了。”

  “對群眾的‘急難愁盼’,要多‘解決’少‘解釋’。”江西各地不斷完善辦理機制,促進工作落實落細。“十三五”期間,江西共籌集財政性資金8000億元,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未解決的實事、難事,努力補齊民生短板。

  驅車駛入園塘村,佔地面積60畝的水果黃瓜特色種植基地初具規模,將於6月竣工。

  園塘村曾是貧困村,近年來通過勞務輸出等舉措實現脫貧摘帽,但產業基礎仍然相對薄弱,脫貧攻堅成果尚需鞏固拓展。去年,縣城投公司在園塘村投資270萬元建設特色種植基地。

  李良挨家挨戶上門引導村民入股,同時協調施工單位、緊盯工期進度,忙得腳不沾地。為解決技術問題,他還想方設法從山東壽光請來蔬菜種植專家。種植基地一期工程建成后,將帶動3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務工,預計每年產生工資性收入150萬元。

  在脫貧攻堅戰中,江西各地都有像李良這樣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干部。全省累計選派12256名駐村第一書記、39775名駐村工作隊員,有30.2萬名結對幫扶干部奮戰在扶貧一線。

  正風紀,優化環境

  翻開萍鄉亞鵬冷庫的食堂用餐記錄本,隔幾頁就能看到甘軍的簽名和一行小字:交伙食費10元。

  甘軍是萍鄉市安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后埠分局副局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僅有8名工作人員的后埠分局人手緊缺,駐企加班查驗進口食品成了尋常事。

  亞鵬冷庫是萍鄉最大的冷鏈食品倉儲企業之一,日均入庫貨物100批次以上,是疫情防控重點。有時忙過了飯點,甘軍就在亞鵬冷庫的員工食堂吃兩口。企業曾婉拒收取伙食費,但他一再堅持。

  “不能‘張口’‘伸手’,不能給企業添負擔。”每次進入零下18攝氏度的冷庫,甘軍都要裹上厚厚的軍大衣,逐一核查進口食品的報關單、消毒記錄、核酸檢測報告等。

  “物流倉儲講究快進快出,提高周轉效率才能降低成本。”亞鵬冷庫負責人黃祖鵬坦言,面對嚴格的疫情防控要求,起初也擔心影響物流效率,但即便深夜來貨入庫,甘軍都會第一時間到現場核查,貨物通行時間較疫情前基本相同。

  “抓發展必先抓環境,抓環境必先抓作風。”201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強作風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的意見》,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如今,“贛服通”“贛政通”服務功能持續優化提升,江西省本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次不跑”或“隻跑一次”比例達95.3%,“掌上辦”事項數量、証照種類、跨省數據居全國前列。2020年,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63.6萬戶。

(責編:毛思遠、邱燁)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