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循環農業串起生態致富鏈

2021年05月19日17:31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落戶於崇仁縣河上鎮元家橋村的江西雲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年出欄生豬數萬頭,為解決豬場排污帶來的環境污染,村裡在豬場旁建了有機肥加工廠,將排污進行發酵,制作成有機肥,為附近山崗上大片砂糖橘樹加強“營養”,橘樹產出的橘子格外甜。這樣的循環農業在崇仁縣不是孤例,與元家村相距不遠的白陂鄉趙家村,村裡的荒山上養殖崇仁麻雞,可雞糞臭味難聞成了村民煩心事,村裡的后生陳雷在扶貧辦、農商行的扶持下,辦起了蚯蚓養殖基地,利用蚯蚓來處理各雞糞,使之變廢為寶。

長期以來,畜禽糞便亂排、資源粗放利用,不僅挾制崇仁農村生態、農民生活,也制約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此,該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圍繞生豬、麻雞養殖、特色果蔬種植做足文章,以“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模式,推廣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實現資源再利用,在減少種植肥料成本的同時,維護人居環境整潔。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稻-蛙立體種養”、“豬-沼氣-糧、蔬、果”、“雞-蚯蚓-肥料-糧、蔬、果”等多種模式,打造出“種-養-加”循環產業鏈,實現生態循環農業補鏈強鏈。為了進一步打好“生態牌”,延伸“致富鏈”,該縣還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虫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秸稈機械化還田等綠色生產技術,嚴控農業面源污染,逐漸形成產業循環互動、節支增效攀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格局。該縣每年產農作物秸稈20萬噸以上,以前或被燒火做飯,或被就地焚燒,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污染環境。為此,該縣大力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秸稈氣化工程,讓秸稈等廢棄物在農村變為“香餑餑”,實現“變廢為氣”,且獲得了農業生產需要的有機肥料,形成“稈—沼—糧(果、蔗、菜)”等生態循環鏈。如今,該縣農戶在農業、扶貧、農商銀行等部門助力下累計建造沼氣池1.6萬余座,年轉化農作物秸稈7萬噸,提供有機肥10萬噸,產沼氣500萬立方米,為農民節支800余萬元。(劉愛新、熊仁華)

(責編:毛思遠、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