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活動不斷,百年老街再現熱鬧場景——

南昌勝利路步行街能否“勝利歸來”?

2021年05月20日07:41  來源:江西日報
 

超高巨型機甲、超人氣玩偶、活力四射的動漫主題表演秀,夜幕降臨后,絢爛奪目的燈光加上街區的獨特美感……“五一”期間,南昌市東湖區勝利路步行街“吸睛無數”,通過抖音、朋友圈、公眾號、短視頻號等攪熱網絡。

線上火熱,線下同樣是人頭攢動。5月2日,超過16萬人次逛步行街,沿街商鋪營業額節節攀升。

人們不禁要問:勝利路真的“勝利歸來”了?是否會曇花一現?

各種原因疊加 百年老街衰落

“外地人來昌,必到步行街﹔南昌人逛街,愛去勝利路。”這曾是南昌頗為流行的一句話,也是勝利路步行街繁榮紅火的真實寫照。

勝利路步行街位於南昌市核心商圈,自1928年建街以來,一直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展示商業繁華的窗口。近年來,這條1.38公裡長的百年老街,在消費升級、電商分流、城市綜合體的沖擊下,雖聲名猶在,卻不復當年盛景。

中國黃金勝利路直營店落戶步行街20年,負責人劉進見証了步行街從輝煌到衰退。劉進告訴記者,這裡曾是中國黃金旗下最賺錢的門店之一,現在則成了虧損的門店,去年一度准備撤出,但最終還是選擇留下來,希望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有許多商家卻無法堅持。截至去年底,勝利路沿街201間店鋪空置了80間。

勝利路步行街管委主任劉劍在這工作了20年,他認為步行街經歷了三次陣痛后逐漸衰落,圍擋修建地鐵、圍擋修建地下步行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客流銳減,每一次都讓步行街元氣大傷。

勝利路步行街衰落有外因作用也有內因使然。業內專家指出了其三大症狀:缺乏個性,同質化的商品競爭消磨了顧客的消費意願﹔定位模糊,難以對目標消費群體形成有效的消費號召力﹔功能缺失,單薄的商業業態限制了消費需求的釋放。

做強主題活動 聚人氣增商機

勝利路步行街運營至今,其在豐富居民生活、活躍城市經濟方面發揮出了積極作用,承載了許多南昌人的記憶。而這幾年步行街客流減少、效益下降、空置店面大幅增加,讓東湖區委書記高輝紅備感痛心,也加快了他重振步行街的決心。3月9日,他履職區委書記的第三天,專門召開會議,謀劃啟動勝利路步行街“勝利歸來”主題活動,將其作為老城區擂響發展戰鼓、做大經濟總量的“第一炮”,以此帶動特色商業街區整體重塑,再現繁華。

50多天之后,以“90后”青年群體為核心目標受眾,打造潮玩、消費於一體的活動街區扑面而來。據第三方機構的實時監測,“五一”期間,勝利路步行街總客流量為571168人次。客流超過預期,東湖區不得不改變預案,設立進出單行通道、設置人牆,防止發生踩踏事件,並及時補充安保力量。“假期過后,勝利路步行街熱度不減,尤其是晚上,消費者成群結隊。”劉劍說。

據第三方機構對勝利路步行街的餐飲、服裝、鐘表(珠寶)、攝影、游樂等5類行業進行抽樣調查顯示,“五一”期間平均每天光顧的顧客達2.8萬人次,平均每日銷售額453萬元、同比增長40%。

“從數據來看,客流量並不全是從中山路引入的,從疊山路引入的有近20萬人次,說明有不少是直奔步行街的。”東湖區商務局局長馮玉成介紹,“五一”假期過后,看中了步行街的人氣與商機,慕名而來的商家在他辦公室排著隊遞交新的活動方案。馮玉成向記者講述了一個細節,第一屆中國米粉節將在南昌舉辦,4月20日初定了一個方案,當時主辦方沒有把勝利路步行街作為分會場。正是看到“五一”期間勝利路步行街的超人氣,5月7日敲定的方案中,將這裡列為分會場。

打造品牌IP 避免曇花一現

位於勝利路步行街的白馬廟旅游美食廣場5月1日開門迎客,這裡聚集了24家特色小吃店,原本給了租賃商家10天的考察期。看到這段時間的持續火爆,商家們紛紛找到負責人簽約。

高輝紅說,放大活動效應,激發消費潛力,需要做好系統謀劃,以及規劃布局,打造“勝利歸來”品牌IP。他進一步說,變人氣為商機,才能調整業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不過,在高輝紅看來,剛剛引來的人氣只是“勝利歸來”第一步。

勝利路步行街要避免曇花一現,實現長期繁榮,核心在業態提升。目前,勝利路步行街大多數品牌沒有特色,缺乏個性和特色的消費場景,很難提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據測算,勝利路步行街每天有四五萬人次的流量,商家就有盈利空間。”東湖區委常委況燈明說,步行街現在還處於低端市場,后期會對引進的品牌主題店給予政策扶持、財政補貼,引導步行街由活動引流向品牌引流轉移。

同時,東湖區正積極探索“政府+商會”良性互動的發展模式,把“勝利歸來”的主題活動做得更好、更久、更穩。“現在主題活動已安排到7月1日,正計劃持續到國慶假期。”馮玉成說。

5月11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咨詢策劃公司來到東湖區,為“勝利歸來”出謀劃策。東湖區欲對步行街進行活動與業態結合,局部與整體結合,進而與滕王閣景區、百花洲文旅街區等進行串聯,形成整體,持續保持活力帶來新鮮感,以期許勝利路步行街真正實現“勝利歸來”。(記者 余紅舉)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