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萍鄉經開區把紅色感悟轉化為服務動能,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辦實事”,創新政務服務七大舉措,在審批上做“減法”,在監管上做“加法”,在服務上做“乘法”,跑出服務企業群眾“加速度”,為全區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
緊扣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裡”,該區按照“一次不跑是常態、隻跑一次是例外、兩個一次全覆蓋”要求,先后2次梳理公布“一次不跑”“隻跑一次”事項清單813項,真正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目標。目前,該區“一次不跑”效率穩居全市第一。
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該區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全力推動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掌上政務大廳延伸。強化數據共享,完善“江西政務服務網”“一窗式”“贛服通”和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等政務服務平台信息,打造線上線下“一網一窗”政務服務模式,做到全區政務服務統一端口收出件,“一窗”受理率達到100%,真正實現“一網通辦”。
變“企業跑”為“政府跑”,該區創新幫辦代辦“零距離”服務模式,成立投資項目審批服務處、建設項目審批服務處、社會事項審批服務處,組建黨員幫辦代辦企業志願服務隊,全程幫助企業做好登記注冊、申請辦証、項目報批、政策咨詢等工作。同時,建立“家人式”貼心服務模式,設立“老年人服務專窗”、政務服務公開專區和惠企政策兌現窗口,打造全市“雷鋒志願服務站”示范點,為老年人、殘疾人設立無障礙綠色服務通道,竭誠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貼心的“零距離”服務。
聚焦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報建等領域“堵點”,該區在明確具備主件材料齊全、暫時缺少附件材料的情形下,審批部門可採用“容缺審批+承諾制”予以辦理。大力推廣“六多合一”審批模式,減少審批材料,壓縮審批流程,節約審批時間,全區工程項目審批時間由原來的200多個工作日壓縮到90個工作日,企業開辦時間由原來的2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小時,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用時間跑審批。
針對節假日企業群眾辦事難問題,該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雙休日全面落實延時錯時預約服務,採取串聯向並聯轉變、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打造全年365天“不打烊”的政務服務平台,切實解決企業群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事,下班時間沒處辦事”的困擾。
在跨區域辦事方面,該區與瀏陽經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簽訂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協議,通過在兩地政務服務中心設置“跨省通辦”專窗,採取“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等途徑,為兩地企業群眾提供便捷高效服務,有效解決企業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難題,實現了所有高頻事項移動辦理、掌上辦理和異地辦理,提高了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
與此同時,該區在萍鄉率先實施為企業提供免費優質服務套餐,對在經開區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免費為企業贈送“一套印章”﹔對在政務大廳申請辦理的郵遞服務實現全額免費郵寄﹔對重大投資建設項目免費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卡”。讓一流的政務服務成為該區的“金字招牌”,為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營商環境。(李新華 張思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