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朗雄渾的金石書法、簡練厚重的雕塑、富有靈氣的漆畫……近日,“清風和韻——徐氏兩代四人藝術作品展”在南昌美術館舉行,展出徐林義、徐林晃、徐明、徐晶徐氏兩代四人近年來創作的書法、雕塑、漆畫、國畫作品近100件,主題涉及“建黨百年”“紅色記憶”“一帶一路”“工匠精神”。
此次展出的作品,展示了徐氏兩代四人的創作實力,體現了徐氏一家的藝術共性,同時又彰顯了他們各自的藝術個性。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題寫展覽名“清風和韻”。
德藝雙馨的徐林義一生摯愛書法,7歲拾筆開啟書法之路,如今耄耋之年依然臨池不輟,精通詩書畫印,楷行隸篆四體皆擅。對他來說,藝術是生命中的重中之重,也影響著他的人生軌跡。他說,書法有骨血肉,有精氣神,是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是人心靈的寫照,也是文學的演奏。這次展出的作品,格調古朴雄渾,氣勢奔放博大,透出鮮明的時代氣息,俊朗渾厚的金石味給人印象深刻。
徐林晃擅長雕塑和書法,在雕塑界有較高的知名度。他說,經常能在二胡、書法與雕塑之間找到令人興奮的交集。他的作品有節奏鮮明的音樂元素,書法有雕塑塊面的感覺,雕塑的輪廓上有書法線條的堅韌。他的雕塑作品,寫意人物朴拙簡括、生動傳神,其中《夢》入選建軍六十周年全國美展,《山鄉喜雨》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其行草書作品勁健多姿,氣息暢達,也有他獨特的個性語言。
作為徐家的晚輩,徐明、徐晶在藝術上的追求深受父輩們的影響。徐明潛心臨寫古代碑帖,隸書學漢碑,行書取黃庭堅筆意,楷書顯何紹基韻味。法古人,並努力向自己的個性邁進。徐晶是吳為山的學生,涉足雕塑和漆畫兩個領域。他努力在各種題材、材料和藝術思潮中廣泛吸收、嘗試、探索。觀其展出的雕塑作品《筑夢·時代先鋒》《紅色搖籃》,簡練概括而不失靈氣。他在漆畫創作中不斷實踐,試圖通過漆畫語言實現與當代藝術的打通。這次展出的作品《絲路·對語系列》,可見其創作的嘗試。(楊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