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還好嗎?我在家很聽奶奶的話……”6月24日晚,在尋烏縣文峰鄉幸福小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親情連線室,5歲小朋友謝天佑與父親進行了視頻聊天,“面對面”傾訴思念。
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建宣傳員古建英告訴記者,謝天佑是崗背村的一名留守兒童,父親長年在廣東務工,平日與奶奶生活在一起。自從孩子奶奶了解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置了親情連線室,能為在家留守群體與外出務工人員提供“親情連線”服務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便成了謝天佑一家“雲團聚”的橋梁。
視頻連線事情雖小,卻辦在了群眾心坎上。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尋烏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前沿陣地,精准對接群眾需求,在實踐中心(所、站)內設有“四點半”課堂、學習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壇、幸福書吧等功能室,為群眾提供豐富多樣、喜聞樂見的活動,切實讓黨史學習教育走進群眾、貼近群眾。
在瑞金市葉坪鄉黃沙村華屋,一直流傳著“17棵英雄烈士鬆”的故事。一座古宅留鄉愁、一片鬆林祭先烈、一部村史看變遷。如今的華屋,已成為各級黨組織和群眾團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現場教學基地之一。
“上個月,我們再次召開群眾大會,重新收集梳理5件為民辦實事清單,包括引進華嬤嬤泡菜特色小吃、設立黨員志願者服務驛站、增加衛生公廁、停車場及廁所指引牌整改、維修祠堂屋頂漏水等。目前,3件已完成整改,還有兩件正在整改。”葉坪鄉宣傳委員冷凱告訴記者,(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葉坪鄉以為民辦實事為著力點,在便民、利民、惠民的基礎上,將為民辦實事項目化、責任化、常態化。通過平常走訪、重要節日慰問,了解烈士后代新情況、新動向,及時制訂幫扶措施,解決急難問題。大力開展就業、健康、飲水、產業等民生工程,實施了華嬤嬤泡菜廠房建設、華屋蔬菜基地薄膜維修、水利清淤等7個民生項目,解決了10件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尋烏、瑞金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高度信任,成為贛州用心用情辦好群眾身邊事的真實寫照。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贛州市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聚焦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按照“切口小、發力准、效果好”的思路,深入解決民生問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截至目前,該市已辦理民生實事54070件。(記者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