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本網專稿

學習百年黨史 振興革命老區 推動贛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吳忠瓊接受人民網專訪

帥 筠
2021年07月05日17:4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近日,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吳忠瓊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贛州如何做到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如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創新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如何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等話題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專訪中,吳忠瓊書記介紹,贛南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贛州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注重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推動全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21年6月6日,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吳忠瓊(右)在興國縣走訪江善忠烈士之孫江國生。(劉凱 攝

人民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的關鍵之年。請問,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贛州是如何做到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

吳忠瓊: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兩個大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贛南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全市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有特色、見實效。黨史學習教育中央第六指導組在贛州調研時,對我市黨史學習教育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贛州結合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引導全社會真心熱愛共產黨﹔用好用活政策,加快老區振興發展﹔做到“五個優先”關懷幫扶軍、烈屬和紅軍后代等做法非常好。

一是在學習百年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不斷強化理論武裝。把學黨史、悟思想擺在突出位置,深入研讀中央指定4本學習書目及“兩個決議”,專題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四個歷史時期黨史。落實每月學習日制度,組織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會等,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打牢思想理論根基。舉辦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組織領導干部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為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是在學習百年黨史中傳承紅色基因,大力弘揚蘇區精神。用好用活贛州豐富紅色資源,豐富拓展學習形式,使學習真正入腦入心。在興國開展“弘揚蘇區干部好作風”現場教學,重溫入黨誓詞,瞻仰烈士陵園,參觀蘇區干部好作風陳列館和長岡鄉調查紀念館。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兩周年之際,赴於都開展“重走長征路”現場教學,瞻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重走登賢1934段紅軍長征小道,實地體驗和感悟紅軍長征的艱辛與豪邁,重溫紅軍長征的崢嶸歲月,以偉大的蘇區精神和光榮的蘇區干部好作風激勵全市黨員干部奮勇前進。在全市舉辦學習強國黨史知識大賽,引導干部群眾以賽促學,營造學習黨史濃厚氛圍。

三是在學習百年黨史中激發發展活力,開創革命老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局面。把辦實事、開新局作為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堅持實干導向、目標導向,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檢驗學習教育的效果。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結合起來,先后多次組織赴沿海發達地區招商引資,引進了吉利科技、江豐電子等重大項目,先后兩次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累計開工重大項目372個,總投資額達3150.63億元。加大力度對接國家部委和央企,扎實推進《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落實。組織黨政代表團赴廣東深圳、東莞、廣州三地,學習先進經驗,加強交流合作,推動解放思想,加快建設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今年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8%,實際利用外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增速列全省第一,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大多在全省“第一方陣”。

人民網:贛州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特別是“我為群眾辦實事”這方面,有什麼創新舉措?

吳忠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堅持把為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聚焦群眾期盼廣泛聽取意見。發揮媒體平台滲透快、覆蓋廣的優勢,在市級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發布“我為群眾辦實事”意見建議征集通告。打通“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網上信訪”、領導信箱等平台,構建覆蓋全市、資源共享、便捷高效的大數據中心,及時匯集群眾呼聲建議。開展大調研大走訪活動,組織縣處級及以上領導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蹲點調研、解剖麻雀,運用“鄉間夜話”“屋場會”等形式,傾聽民意、掌握實情。市領導帶頭深入到一線開展調研,召開“學黨史、辦實事”征集問題座談會,到市信訪局現場接訪,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解決實際問題。

二是聚焦解決問題壓實工作責任。制定並下發《“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市裡共梳理形成了10項62件重點民生實事,已經向社會公開。各地各單位形成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逐項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完成時限。同時,要求各地各部門公開實事項目和進展情況,年底公布完成情況,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啟動“街道吹哨、黨員報到”機制,對矛盾最突出、意見最集中的問題,即轉即辦、立行立改,要求兩周內辦結反饋﹔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實行台賬式、項目化管理。市直媒體開設專欄,及時公布各地各部門辦實事的實際舉措和進展成效。目前,市級層面第一批286件實事清單已經辦結銷號,第二批255件實事正在推進落實。組織開展“替烈士看爹娘、為烈屬辦實事”活動,對軍屬、烈屬、紅軍后代進行走訪慰問,幫助辦實事、解難題,改善生活居住條件,提高收入水平。開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專項行動,解決了一批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實事,得到了黨史學習教育中央第六指導組的高度肯定。

三是聚焦常態長效健全體制機制。在解決群眾反映的個性問題的同時,注重從制度和政策層面解決普遍性的共性問題。建立“看醫生”掌上醫療平台、贛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實現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與數據共享,推動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方便群眾就醫。與深圳、廣州、郴州、龍岩等地建立“跨省通辦”機制,實現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不折返。開展“一網通辦”攻堅行動,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一批高頻事項“一網通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在全省率先開展施工圖審查改革試點,將施工圖審查后置,實行施工圖分類審查制度,夯實事中事后監管責任,減少企業報建手續,降低企業辦事時間和交易成本。

人民網:贛州,是一座文化古城,也是一塊紅色熱土,紅色基因滲透到贛州公共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此次黨史學習教育,請您講一講在贛州這片紅土地上曾發生過的黨史故事。

吳忠瓊:贛州是原中央蘇區的主體和核心區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這裡建立,舉世聞名的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從這裡出發,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在這裡浴血堅持。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裡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治國理政試驗田,共產黨人的文韜武略都在這裡試驗過、預演過。中央蘇區時期,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上戰場,到處流傳著可歌可泣的故事,瑞金沙洲壩楊榮顯一家“八子參軍”全部英勇犧牲、興國縣紅軍女戰士李美群“馬前托孤”等英雄故事廣為傳頌。當年,240萬人口中先后擴紅參軍33萬余人,直接支前參戰60萬余人,為革命犧牲33.8萬人,其中有姓名可考的烈士達10.82萬人。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講述了多個發生在贛南蘇區的紅色故事。比如,江善忠烈士“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的故事﹔劉啟耀背著金條乞討數年,歷經千辛萬苦尋找黨組織繼續干革命的故事,等等。

江西省委書記劉奇每年都要到瑞金華屋村,緬懷革命先烈,重溫17棵青鬆的故事。紅軍時期,在僅有43戶村民的華屋村,有17名青壯年參加了紅軍。他們到村裡的山坡上,種下了17棵青鬆。他們種樹時相約,等到革命勝利之后再回來相聚。假如誰沒有回來,請回來的人代他把家人照顧好。這些紅軍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最小的15歲。最終,他們全部犧牲在長征路上。80多年來,在華屋人的精心保護下,這17棵青鬆一直枝繁葉茂,蒼翠挺拔。這17位烈士的革命精神也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像這樣的故事在贛南還有很多,我們將進一步挖掘好、利用好,講好紅色故事,激勵全市人民弘揚優良傳統,激發奮進力量。

人民網:江西是紅色資源大省,在建黨百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裡,請您談一談贛州是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的?

吳忠瓊:贛州這片紅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史和優良的革命傳統。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贛州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注重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推動全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是鞏固提升一批紅色舊址。我們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引導作用,推出了瑞金中華蘇維埃歷史紀念園、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等“紅色地標”700多處,打造了資源獨特、內涵豐富的實境課堂。把革命文物作為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的生動教材,著力加強保護提升,先后修繕紅軍總政治部、官田兵工廠等革命遺跡舊址130余處,部分遺址成為財政部等51個中央國家機關追根溯源、續寫“紅色家譜”的教育基地。大力推進紅色文旅項目建設,中央蘇區歷史博物館建成開館,大型實景演藝項目“浴血瑞京”建成運營並實現常態化演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瑞金“紅色故都”等項目加快推進。把瑞金、興國、於都、會昌等地作為重點,串聯共和國搖籃景區、“蘇區干部好作風”紀念園等紅色景點,打造了重走長征路、追尋初心之旅等紅色研學路線,國內首座紅色文化高科技主題公園方特東方欲曉在我市建成開園。目前,全市有革命舊址舊居688處,已經全部列入黨員干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點。

二是精心編創一批紅色文藝精品。我們堅持把傳承弘揚紅色基因作為文藝作品創作的主方向,深入挖掘中央蘇區歷史和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積極策劃紅色題材創作選題、推出紅色精品力作,不斷提升贛州紅色文藝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我們創排的贛南採茶戲《一個人的長征》《八子參軍》入選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劇目,其中《一個人的長征》先后在我市和南昌公演,並赴北京錄制央視專題節目。我們還開展了“從瑞金追根溯源”主題系列創作,拍攝了《從瑞金出發》《蘇區干部好作風》等一批文獻紀錄片,制作了《陳贊賢》《擴紅》《乙妹》等一批黨史題材微電影,推出了《中央蘇區簡史》《永恆的初心》等一批出版物,制作發行了《蘇區精神放光芒》等一批音像教材,成為群眾身邊的黨史學習教育鮮活教材。

三是廣泛開展“五紅”活動。我們持續開展以讀紅色經典、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看紅色電影、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為主要內容的“五紅”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重溫革命歷史,感悟革命精神。全市各地各單位也廣泛組織開展“節日裡的黨史教育”“紅色走讀”“主題誦讀”等活動。我們還注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同時廣泛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等群眾文化活動,組建“紅色文藝輕騎兵”進鄉村巡回演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黨史飛入尋常百姓家。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