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人民日報看江西

江西省於都縣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

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常  欽
2021年07月09日07: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易地扶貧搬遷是實現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重要途徑。江西省於都縣經過8年不懈努力,讓6500多人搬出大山。搬得出的問題解決了,如何穩得住、能致富?於都縣全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加強就業扶持、做強配套產業、優化社區服務,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社區旁邊興產業,脫貧戶就業創業門路多

  貢江鎮思源社區一家服裝加工作坊裡,嗒嗒嗒……一陣陣電動縫紉機聲過后,楊流生和妻子曹香豐完成了一條裙子的制作。“每天都會有快遞車上門取件,通過電商銷往各地。夏天到了,短袖衣服、裙子熱銷,這段時間訂單就沒斷過!”曹香豐笑聲爽朗。

  “搬到這裡后,日子越過越好。”曹香豐說,“以前在山裡住,靠著幾畝薄田生活,6口人擠在3間土坯房裡,空有一身縫紉手藝用不上。”

  “記得2007年,孩子上小學六年級,我們夫妻倆開始在縣城租房,一邊打工,一邊陪讀,當時做夢都想在縣城有套房。”曹香豐說,“房子一租就是近10年,回趟老家照料庄稼,要走幾十裡路,兩頭奔忙,周末基本沒歇過腳。”

  2016年,依靠易地扶貧搬遷好政策,楊流生全家從貢江鎮倉前村搬到思源社區,住上了110平方米的敞亮樓房。圓了在縣城的安居夢,頭腦活絡的楊流生購置了一個車庫,改造后開起了服裝加工作坊。

  楊流生家的小作坊,聯結在了縣裡的紡織服裝產業鏈上。於都是“民間手藝之鄉”,很多鄉村都有彈棉花、做縫紉的傳統,全縣現有紡織服裝類企業2000余家,去年產值超過450億元。於都縣副縣長管宏介紹,縣裡立足實際,順勢而為,把一部分易地扶貧搬遷戶安置在紡織工業園區附近,方便他們就業增收。園區企業還帶動縣內79家扶貧車間、一批加工作坊,把就業崗位和技能培訓送到搬遷群眾家門口,也為企業自身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現在生意還不錯,一年下來能掙五六萬塊錢。”楊流生說,作坊用水用電有優惠,社區干部幫忙聯系園區企業的加工訂單,原料、成品都是家門口送貨取件。

  搬遷之后穩得住、能致富,做好就業創業服務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的關鍵。在思源社區服務中心,電子屏幕上滾動顯示著社區居民的就業信息。“我們提供就業信息發布、技能培訓、聯系訂單等服務。”社區黨支部書記吳浙佳介紹,社區已有375人在工業園區就業,24人像楊流生一樣自主創業。

  “住進新家,技能學到手,‘飯碗’端得更牢了。”在於都縣易地扶貧搬遷上歐二期集中安置點,記者見到27歲的熊觀福,他正收拾鉗子、螺絲刀等工具,准備趕往工業園上班。搬入新家后,他報名參加了社區組織的技能培訓,考取了電工証、水電維修証,在工業園當上了維修工。“一個月收入5000多元,這陣子我正參加電梯維修培訓,等考試通過,月收入能再漲2000多元。”

  利益聯結緊密,富民產業鼓起脫貧戶腰包

  “我們堅持搬遷安置與產業發展同步規劃,兼顧了群眾意願和后續發展需要。”於都縣鄉村振興局局長袁勇鋒介紹,一部分搬遷戶“進城入園”,靠近工業園區安置,融入縣裡的主導產業﹔對於那些願意務農的搬遷戶,縣裡選擇在鄉鎮、中心村等建設安置點,讓搬遷群眾就地就近發展鄉村富民產業。

  嶺背鎮桂林坑中心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裡,居住著140戶633名脫貧群眾,這裡的搬遷戶幾乎家家參與脫貧產業。

  夏日炎炎,成片的大棚裡,滿眼都是綠油油的蔬菜。在嶺背鎮蔬菜產業后續幫扶基地,64歲的謝春秀正彎腰採摘絲瓜,小孫子圍在她身邊玩耍,“搬進新家,還能就近種地,每天能掙70元,真不錯!”

  這片蔬菜大棚是鎮裡專門為搬遷群眾打造的,共有124畝,主要通過能人和合作社引領發展,搬遷戶可享受到入股分紅、土地流轉費和務工收入等多重收益。謝屋村黨支部書記謝榮輝承包了13畝大棚,帶動30多戶村民務工,“貸款有貼息、保險有補貼,鎮裡還從山東壽光請來技術員手把手指導,我越干越有信心。”

  發展富民產業,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搬遷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袁勇鋒介紹,縣裡利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資金4000萬元,推動694畝蔬菜大棚、3.6萬平方米養殖基地在20多個安置點落地。“引入養殖業龍頭企業,帶動群眾一起發展,搬遷群眾可以入股合作經營,年均可獲得1500元分紅。”

  在大窩村黑胡鴨養殖基地,2500隻種鴨“住”在上下三層的隔間裡。江西棲嶺農牧公司經理楊鵬強介紹,企業統一提供鴨苗和飼料,指導農戶養殖,鴨子養大后企業按保護價收購,確保農戶穩定增收。

  嶺背鎮黨委書記謝榮生介紹,通過引入龍頭企業,以“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機制聯農富農,脫貧產業發展后勁更足了。“下一步,我們將投入100多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資金壯大肉鴨產業,產業鏈在全鎮延展開后,可輻射帶動7萬多人增收。”

  社區服務貼心,搬遷群眾融入社區生活

  走進思源社區搬遷戶康冬香家,“脫貧光榮証”格外醒目,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一應俱全,陽台上的綠蘿翠綠欲滴。

  2017年,康冬香一家搬出深山,住進新房。“一開始有顧慮,現在后顧之憂都解決了,我們全家人都愛上了這裡。”康冬香啜了口茶,打開了話匣子。

  小小菜籃子,關乎大民生。住進新社區,買菜會不會不方便?面對搬遷前群眾的擔心,有關部門及時謀劃,在社區設置便民買菜點,來自各地的幾十種蔬菜琳琅滿目。“不少蔬菜還帶著露珠呢!”下班回家,康冬香總會順便捎上些新鮮菜。

  在鄉村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於都縣推出“微菜園”項目,安置點按照戶均50平方米的標准為搬遷戶配建“微菜園”,豐富他們的菜籃子,減少日常開支。

  “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要聚焦搬遷群眾的民生關切,不斷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說,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除了解決住房和收入問題,還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做好銜接配套,引導搬遷戶融入社區生活。

  “群眾盼什麼,咱就干什麼。”吳浙佳介紹,思源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有800多名,留守兒童有30多名,“很多青壯年外出打工,我們要解決好他們養老、托小的后顧之憂,為此社區成立了6支志願服務隊。”

  為抓好留守兒童的學習,社區開設了“四點半課堂”,30多個孩子放學后在一起學習,附近學校的10多個老師輪流輔導。擺放桌椅、安排簽到,康冬香當起了志願者,忙前忙后。

  為方便老人看病,社區建有衛生服務中心,還給每位老人安排了家庭醫生。“如果老人有慢性病,家庭醫生會定期電話回訪,有時直接上門。老人有了小病小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看,還能報銷90%。”吳浙佳介紹。

  “看病不用出社區,學校就在家門口,孩子放學有人輔導功課,成績提升了不少,日子過得很舒心!”沒了后顧之憂,康冬香經過社區牽線搭橋,在附近的幼兒園當起了保育員。工作之余,她積極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活動。這不,傍晚時分,她又張羅老人們跳起了廣場舞,幸福的笑聲越傳越遠。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