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磅礡有主峰 勇立潮頭開新局
——德興市全力邁開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步伐
悠悠洎水河,宛若游龍,流文明一脈﹔
巍巍大茅山,雄如峙虎,孕人杰一方。
紅色、綠色和古色交相輝映,青山、碧水和藍天相得益彰。山水風光好、家園美如畫,中國銅都——德興被譽為“天然氧吧、養生天堂”。
近年來,德興市強力推進“三大五提升”發展舉措和“334”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高品質、有活力的魅力山城”,跑出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速度”,先后被授予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典范城市、中華德文化名城、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江西省第四屆十佳優化營商環境縣(市、區)、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夯基固本 黨建強起來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才能枝榮。近年來,德興市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推進基層組織“三化”建設,全面梳理了各領域、各層級基層黨建存在的突出問題、短板弱項,一批制約基層黨建發展的關鍵性、普遍性、根本性問題得到解決,實現了示范帶動、分類指導、規范提升、整體推進。累計完成541個黨支部的“三化”建設,改造升級黨群服務中心134個,並打造了暖水、花林、重溪、大田4個紅色名村,其中暖水村被列入全省首批紅色名村。創新開展了農村集體“三資”整治工作,為村集體挽回損失1191.23萬元,土地2392畝、山林2.83萬畝、山塘水庫96座。在整治的基礎上,切實規范了“三資”管理,經驗性做法入選中國第六屆社會治理創新博鰲論壇優秀案例﹔創新建成136所“黨建+養老驛站”、123所“黨建+成長樂園”、131所“黨建+夜校”等“黨建+”平台,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向縱深發展。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作為需要好干部。該市始終堅持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脫貧攻堅等一線發現干部、鍛煉干部、使用干部,在全市樹立了鮮明的用人導向。僅2020年以來,就提拔使用脫貧攻堅干部及第一書記28人、在征地拆遷及棚改一線脫穎而出的干部40人、園區及項目一線干部12人、疫情防控一線干部88人、中心工作表現優秀干部51人。切實履行全面從嚴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認真開展精准規范問責試點工作,在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建立完善了一批剛性制度,創新推行了小型工程項目“一項一碼”公開公示制度。
同時,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並重,制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若干意見》,切實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全市黨員干部務實擔當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
鏈式思維 產業活起來
德興,因礦得名、因銅而興,縣域經濟發展一度比較依賴駐市中央省屬企業。近年來,德興市以鏈式思維抓產業,集聚要素資源,凝心聚力推進“大工業”發展,聚焦有色金屬(黃金)、先進機械制造和大健康三大主導產業,著力培育各具特色的“板塊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烙印遍布城鄉每個角落,走出了一條現代化產業升級轉型發展之路。
以 “項目鏈”為硬支撐,著力提高項目“引”的質量和“建”的效率,成為德興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轉型的關鍵。該市建立專業化招商機制,實行一個產業成立一個專門招商分局,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商會招商,五年來累計簽約項目182個、總投資820億元,其中“5020”項目達8個。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把項目現場當戰場,形成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簽約一批、謀劃一批的項目梯次,先后實施億元以上項目達55個。德賢黃金珠寶創意產業園、100噸黃金精煉項目、中國中醫科學院(德興)試驗培訓基地、德立制造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先后建成,有色金屬(黃金)、先進機械制造和大健康三大主導產業全鏈條產業發展格局形成。2020年,該市三大主導產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9.5億元、利潤9.85億元,地方企業稅收增幅達39.3%。
圍繞“產業鏈”部署“環境鏈”。優化產業發展軟環境,是該市推進投資興業、優化產業結構的又一抓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全市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0%以上,辦事材料比以前減少了60%以上,企業開辦時限縮短至0.5個工作日,連續兩年獲評江西省十佳優化營商環境縣(市、區)。先后兌現科技政策獎勵資金達3000余萬元,40家規模骨干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到2020年末,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3件,列上饒市第1位﹔先后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6家,省級以上創新平台載體11個,獲評全省創新型縣(市、區)建設試點縣(市)。目前,德興正圍繞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以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辦理,加快建設“掌上辦事大廳”,完善政務服務“不打烊”“好差評”制度,從制度上打造高品質、有活力的德興產業發展軟環境。優良的營商環境吸引了更多項目落戶德興,目前,高新區投產企業達240家,其中規上企業達163家。
民生改善 群眾樂起來
“新增就業4384人”“實施校建項目40個,新建校舍面積11.43萬平方米”“中醫院二部綜合樓項目基本完成”“建成棚改安置房1445套”“城區20個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提升全面竣工”……一個個民生項目相繼完成。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德興市始終堅持以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為重點,多辦民生之事,多謀民生之利,多興民生之舉,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德興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密切黨群聯系、凝聚奮進力量。以民情民意大調研、矛盾糾紛大化解、民生項目大攻堅、農業農村大振興、生態環境大改善、惠企政策大落實、政務服務大提升等七項專項行動為依托,共梳理出十大實事和52個重點項目清單。項目清單涵蓋保障群眾出行、解決群眾就醫就學、保障群眾生活用水、解決群眾住房難等多個方面。
民之所想,施政所向。德興在民生領域舍得花錢和精准用錢,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5年來,全市民生領域支出從28.3億元增加到48.8億元,增支20.5億元,年均遞增11.5%﹔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佔比從74.6%增長到81.3%,把民生事業當成系統工程來謀劃推進,在城鄉醫保、供水、公交等方面形成了“五個一體化一個免費”的惠民政策,城鄉群眾獲得同等水平的民生保障。
建管並重 城鄉靚起來
提質城區。德興全面啟動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先后投入12.6億元實施了南門路網、農貿市場、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等完善功能、提升品質的城建項目﹔先后建成安置房1560套,新建雨污分流管網84.2公裡﹔城區新增停車位1.5萬個,累計拆違15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在城市建設中,堅持將德興歷史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圍繞德興豐富的“德文化”資源優勢,傾力打造尚德之城,成功獲評“中華德文化名城”稱號,城市文化內涵不斷凸顯,城市凝聚力、吸引力、競爭力進一步加強。重量級賽事接踵而來,先后成功舉辦了江西德興鐵人三項亞洲杯賽暨中國鐵人三項聯賽、全國自行車邀請賽、中醫藥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德興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做美鄉村。德興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三年“掃一遍”任務,投入5.4億元建設新農村點710個﹔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投入16億元新改建公路500余公裡,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國家級示范縣(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成功創建5A級鄉村旅游點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入選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創建區。總投資10.3億元實施美麗集鎮三年攻堅行動,花橋、泗洲、銅礦3個試點順利推進,上饒市美麗集鎮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花橋鎮成功召開。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同頻共振,走出了一條具有德興特色的提升生態“顏值”的蝶變之路。持續打好淨空、淨水、淨土攻堅戰。花橋鎮、繞二鄉、龍頭山鄉等6個集鎮污水管網投入運營,建成村級集中治理污水處理設施19座﹔投資2000萬元新建了上饒市首座大型余土處置場、生活垃圾生態化循環改造項目建成運行,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先后創新推出了農村垃圾兌換銀行、“環保醫院”“六護服務隊”等生態制度,其中“垃圾兌換銀行”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經驗推廣清單在全國推廣。
得益於生態保護和有效開發,結合“旅游+健康養生”“旅游+文化”“旅游+體育”等模式與現代服務業融合,旅游發展空間不斷拓寬,森林泉瀑大茅山、原生態石頭部落、醉美茶園江村、紅山茶花海十八畝段,這些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山旮旯,如今已是聲名遠播的旅游打卡地。
風光正好,乘勢出發。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展望“十四五”,站在新的起點上,33萬德興人民將以堅如磐石的決心、隻爭朝夕發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力開啟新時代高品質發展德興新征程,譜寫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的德興篇章。(王進保 徐 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