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強村富民
南豐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太和鎮太和村恆輝龜鱉甲魚養殖基地的產品外銷勢頭迅猛、琴城鎮大堡村農田裡二晚水稻長勢喜人、工業園區的食品加工企業正在加班加點趕制南豐蜜橘特色月餅……南豐縣圍繞“鞏固”“銜接”“振興”三個關鍵詞,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昂揚姿態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南豐縣大力培育可持續、可循環的綠色、高效、觀光農業,使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齊頭並進、融合發展。鼓勵脫貧戶依托當地資源條件發展蜜橘、特色養殖、白蓮種養業,對有扶貧功能的19家龍頭企業、231家合作社(包括光伏)、9個家庭農場等進一步加強經營主體培育和完善脫貧戶幫扶聯結機制。今年新增安排產業扶持項目6個、資金1122萬元,發放扶貧小額信貸634.6萬元,累計發放小額貸款6699.91萬元。截至目前,全縣共建立扶貧產業基地46個,帶動脫貧戶發展產業或實現就業607戶。
創新路謀發展,助推強村富民。該縣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為目標,積極推廣標准化、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土地經營新模式,助推農業生產提質增效,持續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把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土地作為實施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糧食產業向好發展、促進農民有效增收的基礎工作來抓。同時,制定出台資金補貼、政策扶持等措施,進一步加大盤活土地資源力度,鼓勵農業基地、產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開展土地流轉,將“小指頭”握成“大拳頭”,發展糧食生產使農民不僅可以獲得流轉土地的收入,還可以參與入股分紅。截至目前,全縣已成立了農業公司17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39個,農業基地6個,吸納農戶760戶,讓2000多名農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推進就業幫扶,助農增收致富。該縣通過組織專門培訓、委托培訓機構培訓、推薦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培訓等方式,加強對創業致富帶頭人的業務技能培訓,不斷增強其幫富能力。今年以來,新開發扶貧專崗32個。積極做好前期摸底工作,開展有針對性就業技能培訓,縣鄉兩級對脫貧戶勞動力開展種養殖業培訓166人、電商培訓14人。截至6月底,全縣脫貧戶勞動力6793人,已實現就業5975人,就業率達87.96%﹔邊緣戶勞動力共209人,已實現就業172人,就業率達82.3%。(通訊員曾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