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栗:蓮池塢裡慶重陽

秋風微拂金菊開,頷首微笑迎重陽。10月13日,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新楊村蓮池塢廣場仿佛變成了歡樂的海洋,上演著一出別開生面的“老小孩大聚會”。
上栗縣鄉村醫生志願者協會的鄉村醫生們早早擺開了“陣勢”,聽診、把脈、測血壓、測血糖,忙得不亦樂乎。協會常務副會長吳道美介紹,每年的重陽節,還有其他一些傳統節日,他們都會到全縣各個鄉村義診,還真的排查出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隱患。
“咔嚓咔嚓”,一綹綹花白的頭發被手握理發剪的王知秋利索地剪落在地。原本在城裡開理發店的她,今天特意帶上理發工具,穿上鮮紅的志願者馬甲來到現場“義剪”。隨著她的“手起剪落”,剛才還顯得有些憔悴的83歲老人宋慈華,立馬變得神清氣爽起來。在周圍人的“嘖嘖”贊嘆聲中,摸著新發型的她滿意地向王知秋豎起了大拇指。
“百姓大舞台”前,更多的老人圍坐一堂,觀看由本村村民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
開場的女子威風鑼鼓氣宇軒昂﹔舞蹈《打靶歸來》柔中帶剛﹔幼兒園小朋友表演的《感謝》,奶聲奶氣的歌聲、搖搖晃晃的舞姿讓台下的爺爺奶奶拍紅了巴掌,笑濕了眼眶。
花鼓戲、花傘舞、兒童武術表演、唱臉譜,一個個“土”味十足的節目讓台下的老“粉絲”們眼裡挂滿了驚嘆號。61歲的盧裕仁巴掌拍得噼啪作響,一個勁夸這些在台上蹦跶的同齡人像明星一樣好看,感慨自己遇上了好時代。有的“粉絲”臉挨臉熱烈討論著節目:“這個好,這個好!”“誒,你看看那個是不是像你外孫?”有的則直接掏出智能手機,時髦地全方位拍攝記錄。
92歲的黃先根老人耳不聾眼不花,腰杆挺得筆直,目不轉睛地盯著台上演員的一舉一動,咧開沒牙的嘴開心地笑著。他說自己每天扔下飯碗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位於廣場旁邊的村老體協“上班”,找老哥們聊天、吹牛、打牌,一天不來就覺得生活中少了點什麼。
原來住城裡的卜長鬆老人退休18年了,眼見老家山水越來越美,基礎設施越來越齊全,前幾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搬回老家。他說:“老家空氣這麼好,每天都有人作伴,不像在城裡那麼孤單,我天天心情舒暢得很。”
從2017年起,新楊村興建了舞蹈室、棋牌室、音樂室、羽毛球場、百姓大舞台,成立了健身舞蹈隊、太極拳隊、腰鼓隊、氣功隊等多支業余文體團隊。有活動場地,有活動經費,還有專人指導,新楊村數百名有活動能力的老年人從此找到了精神樂園。村裡的“幸福食堂”也即將投入使用,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讓老年人以后再也沒有后顧之憂。
據金山鎮老體協負責人介紹,今年重陽節前夕,不單是新楊村,金山鎮所轄的21個村都在以文藝匯演、門球比賽、座談會、午宴、表彰先進、茶話會等不同形式慶祝節日,讓老年人真正地老有所樂。
目前,金山鎮的21個村都成立了老年體協分會和科學學會,鎮領導經常到老年體協走訪調研,並將老年體育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
小康社會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中,實行目標管理考核。黨委政府從政治上關心老同志,經濟上支持老同志的做法極大地促進了老同志的熱情迸發,他們在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扶貧助學、調處矛盾糾紛、森林防火、環境衛生整治、殯葬改革等方面出謀劃策,奉獻余熱,在老有所樂中老有所為。
“請80歲以上的老人上台領取紅包!”主持人的話音剛落,全場頓時沸騰了,祥和熱烈的音樂聲中,老人們魚貫而行,其樂融融……(周雙萍 吳倩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