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棚改圓了安居夢 750余人告別“蝸居”

南昌市徐家坊街道跑出征遷“加速度”

2022年01月14日08:12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在南昌市解放西路與洪都大道交界處,上演繁華與落寞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邊是盡顯繁華的隆鑫廣場、東方明珠城等小區,一邊是十分落寞的二進社區四機廠宿舍——青雲譜區徐家坊街道轄區一處棚戶區。

  棚戶區裡的房子均為D級危房,住著262戶,750余人,其中70%是困難戶。1月12日,記者從南昌市青雲譜區徐家坊街辦獲悉,去年10月徐家坊街辦爭取到上級征遷政策和資金支持,在去年11月開始對該棚戶區啟動動員征遷,截至今年1月12日,已完成簽約98.4%,750余人從此告別“蝸居”。

  房屋老舊隱患多,居民翹首盼棚改

  三代同住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兩家共用一個廚房和衛生間,炒菜做飯經常有石灰塊掉入鍋中。這就是今年61歲的鐘美英的家,她居住在四機床廠宿舍已經30年了。

  四機床廠宿舍建於20世紀50年代,多為磚木結構,屬D類危房。這裡共有房屋13棟,目前出現了供電線路老化、室內牆體開裂等問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居民馬陵對此很擔憂。“房子是木質的,沒有消防通道,萬一著火后果不堪設想。”

  為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隱患,轄區所在的社區、街道和青雲譜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相互配合,上下聯動,採取各種措施消除了部分安全隱患,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青雲譜區徐家坊街道二進社區黨委書記黃麗告訴記者,雖然經常組織志願者進行消防安全排查,特別是針對線路老化、房屋墜石等這些問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甚至還為他們申請了維修基金進行修復,但是安全隱患不能徹底消除。

  “我今年已經78歲了,希望在有生之年住上新房。”居民雷方老說,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棚改的陽光能照進他們小區。

  為群眾解決困難,征遷跑出“加速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回應四機宿舍小區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環境的迫切願望,徐家坊街辦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去年10月迅速對四機宿舍進行了詳細摸底排查。經過調查發現,這裡的棚改並不容易:臨近年關租房難、兩戶共用公房調解難、征遷戶產權遺產公証難等一系列問題。

  對此,徐家坊街道成立了房屋征收工作指揮部,抽調工作人員近80人,成立了5個小組,征收組耐心解釋政策﹔調檔和房改組盡心做好房屋調檔和房改辦理等工作﹔簽約組、驗房組、資金組各司其職。同時,把征遷惠民政策用好用活用足。如對於棚戶區很多住戶房屋面積小於36平方米的情況,均按政策給每戶以36平方米標准進行征收﹔考慮到此次征遷70%以上為困難戶,當地政府幫助征遷戶積極申請低保、醫保、廉租房等政策,同時根據征遷戶需求,派工作人員幫助尋找合適房源,並陪同上門看房、驗房。

  今年63歲的彭小平患有腦中風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較為困難。征遷工作人員陳銘華了解到彭小平家情況后,主動與找青雲譜區相關單位咨詢。

  “工作人員幫我辦好了殘疾証,2022年可以申請公租房。”彭小平說,可以看得出來,黨和政府不會讓咱們老百姓吃虧。

  正因為真心實意為征遷群眾著想、設身處地為征遷群眾解決困難,四機床廠宿舍棚改跑出了“加速度”。徐家坊街道黨工委書記熊園勝告訴記者,從啟動征遷簽約以來,截至今年1月12日,已完成簽約98.4%。

  “終於盼到了棚改,我已經簽約了,選擇了貨幣補償,年底打算換個新房子。”居民劉小平談及實現安居夢,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記者手記

  服務走心 群眾暖心

  棚改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但是棚改並不容易,不僅涉及項目資金難題,還牽涉評估、搬遷、租房、安置等諸多工作。

  越是艱難越向前,越是知重更負重。徐家坊街道直面問題,從困難群眾關心的問題入手,幫他們解決了租房難、就業難等一系列問題,正是通過一件件“小事”的妥善解決,一樁樁有溫度的暖心服務,貼著老百姓心窩做事,以實際行動消除了群眾的懷疑與擔心,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徐家坊街道棚改經驗告訴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絕不是一句空話,為群眾辦實事,必須從“心”出發,服務越走心,群眾越暖心。(記者 洪懷峰)

(責編:羅娜、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