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藍海”搶先機 揚優成勢佔高點
——南昌高新區構建“雨林型”數字經濟生態紀實

在推進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的征程中,南昌高新區是省會南昌的排頭兵,引領著移動智能終端產業等6條主攻產業賽道。2022年度,在全市數字經濟重點項目中,高新區有3個100億元、3個50億元項目入圍,總投資體量、項目數量獨佔鰲頭。
南昌正在加快打造省內為先鋒、中部有地位、全國有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南昌高新區作為全市“一核三基地”中的重要基地,正鉚足干勁,以電子信息和軟件業為基礎,以數字人才、數字技術供給為切入點,聚焦5G+VR智能穿戴設備、核心設備研發和制造,搶佔數字經濟賽道的制高點。
強鏈補鏈 建設全國知名的智能硬件制造基地
6月20日,投資30億元的兆馳LED顯示終端項目廠房正在進行室內裝修掃尾。該項目主要建設1000條RGB小間距LED顯示模組(COB)封裝生產線,預計8月陸續投產,達產后可年新增營業收入40億元。
LED產業是南昌高新區在全國有競爭力的產業,按照上中下游1:4:20的產值規律,該區重點補齊下游應用環節,推動國星光電一期、易美光電二期等項目快速投產,支持佛山照明、晶和照明等終端企業做大產值。今年1至5月,全區LED產業實現產值40.5億元,同比增長121.5%。3年內,該區的LED企業有望突破50家,實現LED產業規模翻番,營收突破300億元。南昌高新區的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同樣是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目前,該區已集聚10余家整機生產企業和80余家配套企業,預計今年整機出貨量將達2億台。瞄准打造中部最大的VR硬件制造基地目標,該區重點支持華勤、龍旗、天瓏等移動智能終端龍頭整機企業擴大VR終端設備生產制造能力,其中華勤VR設備生產項目已進入量產階段,可年產2萬余套手柄及視覺模塊。目前,華勤正全力洽談索尼公司、Facebook Oculus 等VR生產訂單。龍旗已規劃年制造、組裝1000萬台VR/AR產品生產線,並計劃於今年9月架設第一條生產線,未來將把所有VR相關設備生產制造導入南昌。此外,該區堅持一手強鏈主,一手壯鏈條,全力支持聯創電子、祥喆精密、江西宏鼎盛、晶能光電等VR硬件配套企業發展,在機器視覺部件、AR/VR零部件及整機產品等方面提升產能。到2024年,全區移動智能終端企業有望突破200家,硬件整機出貨量達到3億台,營收突破2700億元。
南昌高新區的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已形成以液態鏡頭、攝像模組、觸摸屏、主板貼片、受話器、耳機、芯片封裝和整機生產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鏈條完整度超80%,絕大部分一級零部件可在區內實現配套。今年1至5月,全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526.3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移動智能終端(僅整機,不含配套)產值達362.4億元,同比增長25.2%。
集聚要素 打造引領全省的軟件信息產業高地
7月初,在青雲譜區某小區,一名精神障礙患者獨自走出家門,小區門口的安防監控系統通過人臉識別確認后立即發出預警提示,門衛立即進行及時攔截並通知其家人到場。設計並制造這套智慧平安小區系統的便是江西珉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一家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為核心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江西省智慧平安社區綜治實體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智慧城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江西省智能家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企業技術中心”四大省級科研平台﹔擁有100余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自主研發了50余款自有核心產品。
據公司負責人晏麗娟介紹,珉軒科技在省內外實施了1000多個智慧社區工程項目,其中南昌新建區、灣裡管理局、青雲譜區和進賢縣有100余個。通過構建集監控探頭、門禁道閘、智能感知、數據研判分析為一體的治安防控體系,可對小區內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車輛等實施智慧動態管理。
像珉軒科技一樣,產品被市場廣泛認可的軟件及信息服務企業在南昌高新區越來越多。
走進南昌二十八中高新校區的智慧作業AI學習室,隻見學生們正有序將作業掃描上傳。一分鐘后,全班學生的錯題、知識掌握等情況,便以知識圖譜、扇形圖的形式傳遞到老師張雲的電腦裡。為“智慧作業”平台提供技術支持的,是南昌高新區的本土企業——江西軟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雲說,“智慧作業”自動生成的專屬錯題本和舉一反三題集,可以讓學生准確找到知識盲點,告別題海戰術,老師也可以利用班級報告做好教學分析,優化教學過程。
目前,軟雲“智慧作業”在南昌已覆蓋13428所學校、服務514萬名師生。
作為南昌市重點打造的軟件產業集聚區,南昌高新區已形成以火炬大街為主軸的軟件產業帶,以新經濟產業園、金廬軟件園、泰豪軟件園等園區為主要載體的“一帶多園”空間布局。全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達270家,擁有微軟、百勝、戴爾等9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金格科技、思創科技、博微新技術等一批本土企業。
該區正在實施“軟件業振興”行動,啟動建設投資100億元的千畝南昌數谷產業園,力爭到2024年數谷內聚集龍頭企業和新引進企業落戶項目數達50個以上,營收達200億元。
引育人才 構建產學研協同發展的創新生態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是核心,人才是根本。
南昌高新區全力筑牢數字經濟發展的人才底座,打造培育江西數字經濟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創新高端數字經濟人才引進激勵機制,把人才鏈建在產業鏈、創新鏈上,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該區正在與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字節跳動合作,計劃建設總投資10億元的江西數字營銷人才實訓基地(抖音江西學院),力爭3年內數字人才實訓規模達到2萬人,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的線下數字人才實訓基地。
同時,為讓數字人才引得進、留得住,該區已規劃建設數字人才社區,加快推進優質教育、醫療項目建設,為數字人才解決安家落戶的后顧之憂。
用事業留人,為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大平台。該區重點打造“產學研”聯動融通的發展機制,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協同發展,不斷提升數字創新效能。華勤已建圖靈研究院,研發正從沿海地區轉移到南昌,三年內研發人員將從現有的100人增加到2000人。龍旗研發中心也正在著手建設,開展IOT產品、XR產品開發、自動化智能制造的開發設計及檢測、評測等服務,3年內可配合上海研發總部完成2個新產品開發,同時主導完成2個新產品開發及運維,2024年研發人數將不低於300人。天瓏研究院正與江西師范大學等本地高校開展校企合作,開設數字化人才培養班,每年為研究院培養100至200人,三年后集聚約100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聚焦VR、移動物聯網、LED等領域,加快推進復合半導體省實驗室建設,南昌高新區大力支持中國信通院江西分院、北大南昌創新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中山大學南昌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加強數字技術創新,全力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通過構建“多元、共生、協同、包容、進化、開放”的“雨林型”數字經濟生態,南昌高新區正奮力開創數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境界,在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中彰顯高新擔當、貢獻高新力量。(龔娟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