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打造“智慧養魚”新模式賦能鄉村振興

上高縣蘆洲鄉江口村有一個特別的室內養魚基地,遠遠望去,一幢幢養殖大棚和普通的工廠庫房沒什麼兩樣,但走進裡面卻別有洞天。
大棚內,一個個用混凝土澆筑的圓池有序排列,圓池直徑5米,高1.2米,所有水池都採用集中供氧方式,並配有單獨的溫控和循環供水系統。水池上方,過濾后的循環水源源不斷流入池中,再通過底部的水管排出,經沉澱、殺菌、生物淨化處理,最后又用水泵抽回到養殖池內,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使用,這套系統就是現在大力推廣的“智慧養魚”系統。
“智慧養魚”系統學名叫做池塘內循環流水養魚技術,在以往傳統養魚的基礎上安裝了恆溫系統、智能數據監控系統,利用大數據監測,實現對養殖水域溫度、PH值、溶解氧等水質環境核心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分析、自動增氧、投餌、預警等智能化控制﹔同時,輔助以養殖環境的氣象觀察、視頻監控、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魚病遠程會診等可視化、智能化、個性服務功能,具有省人、省工、省力的特點,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智慧養魚”系統進行循環水圈養殖,具有集污、排污的功效,大大提升了水產養殖生態效益。
“用大水面養魚,成本高、投資大,現在我們使用的這種循環養魚設施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成本又低,管理操作簡單,經濟效益很不錯。”看著活潑亂跳的魚苗,蘆洲鄉隆信水產種業繁育基地負責人張聖根臉上充滿著自豪與喜悅。
而在上高縣漁業服務有限公司理事長聞德輝心裡則有著不同的感受,“自從採用了這個‘智慧養魚’模式,我們到外地方出差非常省心,以前一出門心裡就惦念著魚塘的事,人不在家心裡總覺得不踏實。現在,一按手機便可以在任何地方實時查看池塘內的氧氣、水質等實時數據,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進行遠程操控,調節需要的數據。”
江西省上高縣隆信漁業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7年,作為該縣首屈一指的水產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433人,農技人員60人,經營養殖水面63萬畝。該合作社黨支部堅持“產業鏈上黨旗紅,黨群創業碩果豐”核心理念,依托“智慧養魚”這一創新載體,直接帶動農民6820戶養魚致富,間接帶動基地周邊地區15360戶農民從事漁業生產及相關服務產業,走出一條以黨建引領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子。
“通過不斷試驗和市場篩選,我們計劃擴大養殖規模,養殖產量高、利潤大的魚種。同時幫助那些想從事養殖的村民,把技術和實驗數據無償分享給他們,帶動大家共同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談到今后的打算,上高縣漁業服務有限公司理事長聞德輝如是說。(熊志華 宋立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