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把廣袤鄉村建設成幸福家園(鄉村新貌)

本報記者 顧仲陽 常 欽
2022年09月27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慶豐收、迎盛會”,歌聲鑼鼓響起來,民俗舞蹈跳起來,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樂化鎮新庄村的文化廣場上,一派歡樂氣氛……

  “黨的政策真是好,硬化道路組組通,裝上路燈處處亮,改水改廁環境美,鄉村生活真舒心。”村民萬本監道出了鄉親們滿滿的幸福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必須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放眼錦繡山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提標擴面,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一個個美麗鄉村宜居宜業,成為鄉親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山鄉巨變煥發新顏

  豐收田野,最美畫卷。

  浙江省浦江縣杭坪鎮大塘村高山番茄基地裡,種植戶李國強忙個不停:“今年抗旱奪豐收,小番茄畝產值預計能超過4萬元。”

  小番茄能長成致富果,離不開這幾年村裡基礎設施大幅改善。大塘村黨支部書記李訓盛說,村裡建起高標准農田,旱澇保收﹔產業路通到地頭,寬帶網絡暢通,小番茄搭上電商快車暢銷江浙滬,種植戶戶均年收入超過8萬元。

  大塘村是個縮影。10年間,各地區各部門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向農村傾斜,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廣袤農村處處呈現山鄉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四好農村路”不斷延伸,廣大鄉村因路而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投入34628億元,新改建約253萬公裡農村公路,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鄉村建設行動實施以來,鄉村道路不斷往村覆蓋、往戶延伸,今年上半年,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6萬公裡,同比增長17.7%。路通百業興,各種要素加速匯聚,流動的鄉村活力煥發。

  ——“吃水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好日子“水到渠成”。

  午飯時分,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鄧樓村村民王士濤打開自來水,淘米煮飯。“過去吃水用水都看天,如今家裡啥時候用水,擰開水龍頭就行。田間水渠暢通,旱能澆、澇能排,豐收有底氣。”王士濤說。

  補上水利短板,為農村發展注入源源活水。困擾億萬農民的“吃水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4%。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37億畝,生產了全國75%以上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

  ——鄉村發展條件明顯改善,富民產業拔節生長。

  金秋時節,柑橘飄香。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雙定鎮義平村,信立柑橘合作社負責人盧若正對著直播鏡頭推銷沃柑。這些年,網絡、物流暢通,區裡在各村建起電商服務站。盧若順勢搞起直播帶貨,合作社的品牌沃柑擴種到1.2萬多畝,去年產值2億多元。

  基礎設施改善夯實發展基礎,鄉村富民產業做大做強。10年來,全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近25萬億元,累計培育了80個年產值超100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30個年產值超100億元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了一批鄉村產業發展高地。

  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美麗鄉村宜居宜業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各地村庄面貌煥然一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壓茬推進,鄉村更加宜居宜業。

  ——告別臟亂差,擁抱潔淨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陝西省子洲縣馬岔鎮馬岔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干淨整潔,院子裡辣椒、西紅柿等時蔬長勢正旺。“村裡開展清潔行動,鄉親們一起動手,進行衛生大掃除、垃圾大清理、環境大整治。一些鄉親亂丟垃圾的陋習也都改了。”談起村子的美麗蝶變,村民張遜和連聲 稱贊。

  目前,全國95%以上的村庄開展了清潔行動,農村基本實現干淨、整潔、有序。今年以來,各地提高標准,健全機制,加快推動村庄環境從干淨整潔向美麗宜居邁進。

  ——瞄准民生期盼,鄉村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文匯街道蘭趙村村民杜建平家裡,改造后的廁所干淨整潔,腳踏一踩便可沖廁,“有問題隻要掃一下二維碼,很快就有工作人員上門解決。”東營區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家家戶戶用上了干淨衛生的廁所,區裡還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建成了廁具維修等管護服務體系。

  各地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重點解決突出問題,補齊環境短板。目前,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九成以上的自然村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8%左右。

  ——守護綠水青山,生態田園畫卷不斷鋪展。

  正是茶園管護時節,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陽壩鎮油房壩村的生態觀光茶園裡,一派繁忙。在茶園周圍,油房壩村栽植景觀植物綠化美化環境,開發了天鵝湖、百鳥園等多個景點,打造“村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麗鄉村,每年前來觀光休閑的游客達10余萬人次。“村庄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560元。”村支書魏雲介紹。

  鄉村承擔著重要的生態功能,各地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力度,走綠色發展之路,鄉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各地立足實際打造了5萬多個美麗宜居典型示范村庄。

  公共服務提標擴面

  鄉村生活更加美好

  城鄉融合,推進共建共享。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增投入、強覆蓋,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覆蓋。

  “醫保結算、社保辦理、休閑健身,家門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四川省旺蒼縣水磨鎮板橋村黨群服務中心裡,馮光躍老人正在“愛心食堂”排隊買飯。旺蒼縣在農村社區建起黨群綜合服務中心,推動公務服務向鄉村覆蓋。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財政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拓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79.5%,抽樣調查群眾滿意度達到87.6%。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河南省盧氏縣官坡鎮蘭東村衛生室裡,村醫曲會文正與百裡外的縣人民醫院內科專家鄧元龍視頻連線,為村民賈君生遠程會診。“家門口就能請大醫院的專家看病,省錢又方便!”賈君生說。

  越來越多的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下沉鄉村。在全國,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農民看病越來越方便﹔重點加強農村學校建設,99.8%的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2895個縣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形成城鄉義務教育均衡和一體化發展新局面。

  ——兜牢民生底線,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吃住有人管,生病有人看,住在這裡踏實舒心。”雲南省雙柏縣大庄鎮康養中心的沈桂珍老人說。一早起床,沈桂珍走出房間,到院裡跟同住老人聊天。身后廚房裡,工作人員正為老人們准備早餐。近年來,雙柏縣開展農村特困供養對象托養服務,讓他們有人陪伴、有人關愛。

  困有所助,弱有所扶,應保盡保,我國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2012年至2021年,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准分別增長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准的1.3倍……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為鄉親們托起穩穩的幸福。

  希望田野,大美鄉村。億萬中國農民正踔厲奮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廣袤鄉村建設成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