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雨多 后期雨少
今年贛南臍橙甜不甜?甜!

11月1日,贛南臍橙開始採摘。眼下,正是贛南臍橙大面積成熟上市的關鍵時期。
今年年初,贛州持續低溫陰雨﹔5至6月,遭遇洪澇﹔7月以來,旱澇急轉,持續出現高溫少雨天氣,土壤缺墒嚴重。
面對如此極端天氣,贛南臍橙的產銷情況如何?連日來,記者帶著一系列疑問,走進贛縣區、安遠縣、上猶縣等地,進果園、訪果農、問企業,一探究竟。
一問:產量如何?
11月3日,記者車行贛縣區陽埠鄉,金燦燦的臍橙點綴著青山。一家農資店裡,幾名果農正在談論今年收成。扛過前年的霜凍,又遇上今年的反常天氣,大家毫無保留地向記者袒露從事農業的艱辛。
“我種了1000多株臍橙樹,今年產量大約4萬公斤。與去年相比,今年有所減產。”村民朱開祿告訴記者,受天氣影響,他家果樹有一定數量的裂果、太陽果。
“高溫干旱損傷了果皮組織和細胞,造成太陽果。久旱逢甘霖,果實快速膨大,又容易裂果。”同行的贛縣區果業發展服務中心技術指導股股長楊祖俊向記者解釋道。
與朱開祿相比,一旁的85后果農嚴袁梅是幸運的。今年是他種植臍橙的第七個年頭。去年,嚴袁梅在自家果園安裝了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擰開開關,肥料隨水均勻輸送到果樹根部,一小時能噴洒40公斤水,噴洒兩小時能管用一個星期,節水抗旱,省時省力。”嚴袁梅介紹。
走進果園,但見臍橙挂滿枝頭。再細看,一根根黑色管子與果樹根部相連,水管布滿小孔,噴水直達果樹根部。嚴袁梅坦言,得益於當地積極引導果農開展抗旱自救,今年雖有減產,但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可以緩解旱情。”楊祖俊補充道。去年,贛南臍橙種植面積175萬畝、產量150萬噸。“今年,贛南臍橙預計減產5%至10%,價格較去年每公斤上漲0.4至0.6元。”贛南臍橙協會會長黃傳龍直言。
二問:銷路如何?
與陽埠鄉相連的王母渡鎮,臍橙種植面積達5.2萬畝,是贛南臍橙種植大鎮。
“贛州市彭城蓮花農業有限公司訂購430萬公斤、瑞金市品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訂購250萬公斤……”11月3日,王母渡鎮熱鬧非凡,14家果業公司前來採購,累計銷售臍橙2萬噸。
“贛南臍橙品牌響,行情一直不錯,銷路完全不用擔心。今年,我家15萬公斤臍橙准備全部走直播帶貨。”王母渡鎮90后果農彭濤信心十足地說。
線上線下齊發力,贛南臍橙銷售兩頭旺。“大家看看我手上的臍橙,隻要今天下單,明天在路上,后天就到你手上……”在贛南臍橙採摘的第一天,不少網絡直播團隊就把直播間搬到了臍橙園,吸引不少消費者下單。
“上猶臍橙面積4萬多畝,預計今年產量可達1萬噸,線上銷售將佔絕大多數。截至11月6日,上猶縣社溪鎮猶江紅臍橙園收到8000多箱訂單。”上猶縣農產品運營中心負責人鐘宏香說。
不愁銷的臍橙格外甜,果農吃下定心丸。11月5日,記者見到安遠縣欣山鎮古田村村民歐陽寶成時,他正在修理林班道,為採果隊上山下山作准備。“再過半個月就採果,忙碌了一年,終於要畫上句號。今年預計增收40多萬元。”歐陽寶成笑著說,前不久,當地電商企業主動與他簽訂每公斤5.30元的定向採購協議。
近年來,贛州積極延伸臍橙產業鏈條,打造臍橙精深產品技術研發、精深加工一條龍的全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我們採取超高壓冷殺菌技術,在不改變口感、風味、營養的前提下對果汁進行殺菌處理,一天可精深加工次果180噸,較好地解決果農的后顧之憂。”江西果然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歐陽軍說。
近年來,贛南臍橙遠銷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得到國際市場充分認可。“作為首批‘中歐100+100’地理標志互認互保產品,今年,贛南臍橙將加大銷往歐洲市場力度。”黃傳龍告訴記者。
三問:品質如何?
贛南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和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孕育出一流的臍橙果品。2022年,贛南臍橙以品牌價值686.37億元位列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第六位、水果類第一位。
贛南臍橙是贛州名副其實的農業“當家樹”、農村“致富樹”和農民“搖錢樹”,維護贛南臍橙品牌成為當地政府、企業、果農的共識。
“受氣候影響,今年的贛南臍橙化渣度稍差,但糖分更高、口感更好、味道更濃郁。旱情,改變不了贛南臍橙的特色特點。”“贛南臍橙第一人”袁守根表示。
11月4日,信豐縣大橋鎮舉辦了首屆臍橙果品質量評比活動,依據單果重、光潔度、整齊度、化渣度等十項內容,對20名果農種植的贛南臍橙進行現場打分。“我們舉辦評比活動,就是為果農們互相交流學習搭建平台,營造比學趕超、互學互進的氛圍,堅定品質提升、品牌建設的信心。”袁守根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維護贛南臍橙品牌良好形象,近日,贛縣區王母渡臍橙協會聘請了150多名講信用、重品行的臍橙銷售大使。“我們要求銷售大使必須推廣銷售優質贛南臍橙果品,禁止推廣銷售爛果、粗皮果、畸形果、軟皮果等劣質贛南臍橙果品。”王母渡臍橙協會會長劉詩芸告訴記者。(記者 唐 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