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博愛為懷佑民康  長風浩蕩啟新程

——寫在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建院125周年之際

2022年11月26日19:06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雄踞江西衛生醫療事業頂峰,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服務百姓健康已有125年。

源遠流長:濟世之火 生生不息

1897年,康成女博士來南昌創辦了美以美會臨時診所,醫院從這裡發軔,發展為美以美會南昌醫院,是南昌地區第一所西醫醫院,這裡誕生了南昌第一台外科手術、南昌第一次防疫科普、南昌第一篇外文醫學論文等。傳承至今,省人民醫院堪稱江西現代醫學事業的“樣本庫、活化石”。

20世紀20-30年代,醫院先后收治北伐戰爭傷員、流行病人上千人,收容難民八百余人。吳紹青院長等籌資建立了南昌肺結核病療養院、麻風病院,博愛為懷的精神聞名遐邇。南昌解放前夕,全院員工拼死護院,將醫院完整地交給新生的人民政權。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省人民政府接管南昌醫院,次年醫院並入醫專附院。50年代前中期,外科、婦產科、兒科等相繼從醫院遷出,參與組建了省外科醫院(今南昌大學二附院),先后組建了省婦幼保健院、省兒童醫院,部分骨干參與組建省結核病醫院,可以說省人民醫院的發展歷程就是江西現代醫院建設發展的縮影。

125年來,醫院始終不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深植贛鄱情懷,現已建設成為集預防、醫療、保健、科研、教學和緊急醫學救援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有愛國路院區、紅谷灘院區2個院區,開放床位3000張,是中部地區重要的醫療中心之一。今天的江西省人民醫院正乘著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東風,努力開創新時代贛衛之治的新格局。

黨建引領:牢記使命 再鑄輝煌

黨建引領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重要法寶。醫院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新中國成立后,黨組織在醫院改革發展進程中一直發揮著思想引領、凝心聚力、破解難題、組織保障等重要作用。

1951年,醫院成立了第一個黨小組,開啟了耐心細致的調查了解、政策宣傳和思想教育工作,為南昌醫院順利轉型為公立醫院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新的歷史時期,院黨委在省衛生健康委黨組的堅強領導下,爭做“四個表率”、提升“五大動力”,團結帶領全院干部職工,牢牢把握后疫情時代可遇不可求的歷史機遇,扮演好“排頭兵、先行者、領頭雁”三種角色,全力打造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五大示范高地”。醫院圍繞省衛健委“守正創新、崇尚實干、提升地位、健康強贛”的工作理念,樹立“政治引領、發展為要、項目為王、業績為重”理念,聚焦問題導向,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政治生態保持風清氣正,醫療衛生環境不斷亮化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攀升。 

2021年以來,醫院下最大功夫求最好效果,把“人民醫院為人民”書寫在高質量發展的旗幟上。確立了實施質量立院、發展強院、管理興院、文化暖院四大發展戰略。聚焦醫院改革發展的重大項目、重要環節、重大問題,搶抓發展機遇,成為我省首批7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一,突破了“有高地無高原”的發展瓶頸。以“院中院”為平台,十個指頭彈琴,堅持中西醫並重的國家衛健工作方針,打造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與南昌醫學院協同發展,打造南昌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面對疫情,醫院按照各級有關部門要求,構筑起院內外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打好打贏了防疫和發展的雙戰役,確保血透、孕產婦、腫瘤等患者得到全部救治,大力推廣互聯網醫院開展線上診療,實現零感染、零輸入、零擴散、零投訴的目標。在省內和湖北、吉林、上海、山東、海南、新疆及烏茲別克斯坦等地急需援手時,醫院先后派出40余批一萬多人次的醫療隊員,火速投入到當地防疫工作中。主導承建全省唯一的“贛衛號”硬氣膜實驗室,發揮關鍵支撐作用。全院職工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衛生職業精神,受到廣大患者、上級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廣泛好評。

技術革新:櫛風沐雨 求索奮進

高質量發展始終是醫院的特色與追求。走進今日的省人民醫院,處處是現代化的氣息。3D打印、VR技術、刷臉支付、智能門禁、智慧疫情防控平台等數字新基建,樹立了全省智慧醫院標杆。

125載櫛風沐雨,省人民醫院以敢為人先的勇氣,用攻堅克難、守護人民健康的崇高信念創造出一項項國內首創、全國第一、國際領先:1955年,檢驗科在國內首創血吸虫肝卵抗原、血吸虫病皮內實驗及補體結合實驗﹔1987年,李華泰主任醫師自行研制二尖瓣氣囊導管運用於臨床獲得成功,填補國內空白﹔1994年,醫院泌尿外科成功開展首例同種異體(尸體)腎移植﹔2003年,神經內科在國內率先應用EGF和β-ME預處理,以及ATRA聯合誘導人骨髓間充質細胞分化成神經樣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性疾病﹔2017年,骨科成功實施國內首創新型人工頸椎間盤BAGUERAc置換手術,心內科成功開展全球首例無造影劑復雜閉塞病變開通手術,2022年,全國首個“夕陽紅”慈善健康雲平台建成。近兩年,開展取得資質后全省首例肺臟移植、心臟移植、孕婦肝移植、兒童聯合肝腎移植……這些“第一”成績世所矚目,對江西乃至中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開創性的貢獻。

學科建設:拼搏實踐 玉汝於成

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的現代化研究型綜合醫院是醫院的奮斗目標。今年3月,在湘贛兩省的大力支持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江西醫院(國家神經疾病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挂牌投運,醫院平移湘雅資源,致力於打造高水平的疑難病診療中心、高水准的科研創新和轉化平台、高水平的醫院管理高地和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

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省人民醫院院長陳志平介紹:“省人民醫院堅持用‘學科強’帶動‘醫院強’,精評估、明目標、強管理、優政策,下大力氣找准學科發展新突破點﹔引育留用多措並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保証重點專科錯位發展,形成了群雁競飛的良好發展態勢。”

醫院有兩個“國字號”學科,其中神經內科是我省神經內科領域唯一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以腦血管病神經介入、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為優勢,是我省神經系統疑難、危重症疾病的診斷、治療、培訓中心。正全力以赴,與湘雅醫院合作共建國家神經疾病區域醫療中心。

心血管內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20世紀90年代以來,醫院在高危復雜病變的介入治療及復雜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等手術難度保持著國內國際領先水平。醫院去年獲批成立江西省心血管病醫院,今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瓣膜專科分會,專科實力領先。

醫院是江西省器官移植中心,在全省最早具備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6種移植資質,器官移植數量和質量領跑全省。2021年度腎移植數量排名全國14位,肝移植數量排名全國22位,長期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醫院干部保健(老年醫學科)事業已有67年發展史,醫院是全省規模最大的干部保健基地、國家老年醫學人才培養基地,獲批江西省老年醫院,技術水平、學科規模、人才團隊均領跑全省,躋身全國前列。

醫院還有風濕免疫科、骨質疏鬆與骨病專科、病理科、整形美容外科、胸外科、消化內科等全省領先學科。

風雨兼程,暉光日新。近兩年,醫院完善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設立罕見病診治中心和多個亞專科,深化診療服務內涵﹔接連拿下省衛健委數字骨科、風濕免疫重點實驗室,改造科研大樓﹔建江景食堂,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務,患者就醫獲得感更足﹔成立全省省級醫院首個“僑胞之家”,引進協和醫學院智力,借助阜外醫院優勢,團結上海東方醫院人才,聯強靠強、進位趕超的步履鏗鏘。

公益擔當:乘風破浪 以心換心

贛水湯湯,與民同康。秉持服務社會的責任與擔當,省人民醫院與祖國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125載初心未改。在援外、援疆、抗洪、抗震等人民需要的時刻,總有省人民醫院白衣戰士挺身而出,戰斗在前。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江西)依托省人民醫院組建,已成為我省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尖兵和先鋒。醫院完成了為期六年的對永修縣立新鄉鄢灣村的精准扶貧工作,幫建了百畝果園,帶領全村靠產業致富﹔而今還在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官場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醫院架起聯通新疆阿克陶縣的遠程會診平台,選派專家團隊持續為當地縣醫院“醫療輸血”,造福一方百姓。

薪火相傳,奮發有為。125年前,圜丘街一盞敬佑生命的燈光照亮了南昌,點燃了江西現代醫學的星星之火。125年后,贛江兩岸一座座現代化醫療大樓矗立,彰顯了“厚德精醫、求實創新”的醫魂。醫院連續三年獲評全國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先后獲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等稱號。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江西省人民醫院將堅持以履行好‘人民醫院’和‘附屬醫院’的雙重職責,爭創新時代健康江西的‘第一等工作’,為人民健康事業再立新功!”省衛健委黨組成員、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鈄方芳堅定地說。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