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一群人 溫暖一座城——德安縣義工吳寶勤小記

德安縣城有個“名人”,大街小巷的男女老少都認識他。他叫吳寶勤。
在供電部門工作了36年的吳寶勤,現任國網德安縣供電公司下屬分公司的副經理,同時兼任社會組織德安義工聯合會黨支部書記。他以國家電網“保姆式”的服務標准,以“店小二”的服務模式,踏踏實實地干著社會公益事業。人們親切地稱他“二哥”。
吳寶勤當年在縣供電局當過兩年抄表員,走遍了縣城的家家戶戶,目睹了不少困難家庭需要幫助。自己得做點什麼,於是他在中華志願者協會注冊了會員,成為一名義工。但在幫困的實踐中,他深感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2006年,吳寶勤聯系身邊十余名愛心人士,每人出資3000余元,在縣民政局注冊成立了德安義工聯合會。
德安義工聯合會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擔任常務副會長的吳寶勤就帶領義工走遍了全縣8個敬老院,用自籌的3萬余元購買衣物和食品送給老人,幫老人剪指甲、理發、洗衣,給敬老院打掃衛生。此外,他又和義工廣開渠道籌資,每年情人節上街義賣玫瑰、中秋節義賣月餅,賺來的錢都用於購買生活用品走訪慰問老人。
吳寶勤說:“我做的事很平凡,但看到老人們的笑容,我就願意堅持下去。”他還想方設法為一些困難老人解決燃眉之急。德安縣豐林鎮黃 村有個老人養的幾十隻羊找不到銷路,吳寶勤幫著聯系菜市場賣肉攤點和開酒店的朋友,很快全賣完了﹔河東鄉后田村一老人種的幾畝西瓜成熟了卻無人問津,他便組織義工下田摘瓜,並拉到街頭叫賣﹔在林泉鄉最偏遠的屏峰村走訪時,他發現70多歲的孫大爺家積壓了一屋子自己做的竹籃、掃帚等,就自己掏錢租車拉到縣城,半個月就銷售一空。
吳寶勤不僅帶領義工服務老人,他們的博愛之心也像春風化雨,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2015年以來,德安義工聯合會年年開展“壹基金溫暖包”發放活動。從每年9月前期籌款到12月發放物資,吳寶勤要利用業余時間忙活幾個月。截至2021年,已為400多個困難家庭孩子送上了“溫暖包”。
2020年5月30日,德安義工聯合會創辦的德安縣朝陽村兒童服務站開始為留守兒童提供服務。服務站開設作業輔導、書籍閱讀等日常活動,手工、繪畫、體育等主題課,以及音樂、心理、語言等特色活動課,深受孩子們歡迎。
吳寶勤熱心公益事業,在單位上也是出了名的行家裡手。他1986年參加工作,由於業績突出,多次獲評省、市、縣公司先進個人。他愛學習、勤思考,帶領團隊承擔的技術革新課題,榮獲江西省第三十一次質量管理QC成果發布三等獎、第十六屆江西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三等獎。
2004年,吳寶勤光榮入黨。2016年,他當選為德安義工聯合會黨支部書記。今年7月1日,吳寶勤帶著義工如期來到敬老院,與有著63年黨齡的陳茶花等老黨員共話黨員的光榮和使命。隨后,他們又為老人們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老人們感慨地說:“隻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才有幸福的晚年!”
德安義工聯合會成立以來,注冊義工500名,義務服務工時2.5萬小時,累計籌款(物)200余萬元,開展各種慈善公益活動近4000次。十余年來,吳寶勤參加公益活動義務服務1600余小時,個人捐款近2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