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本網專稿

江西省樂安縣金竹畬族鄉嚴杭村黨支部書記鄧國凌——

扎根鄉村熱土 堅守為民初心

李途遙
2022年12月23日17:0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扎根平凡崗位,他把村民當“家人”,把村子當“家庭”,把工作當“家事”。十多年來,他初心如磐,帶領村民們創造美好生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和譜寫使命與擔當。他就是樂安縣金竹畬族鄉嚴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國凌。

坐落於大山深處的嚴杭村,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生產生活條件落后,被列為“十三五”貧困村。下轄14個村民小組,共計427戶156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3戶284人。

“一定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讓鄉親們都過上幸福生活。”作為土生土長的嚴杭村人,年少時鄧國凌深受老一輩村干部的影響,看到他們為了村裡的建設而辛勤付出,心裡也萌生了一個念頭——為村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8年12月,鄧國凌通過村兩委換屆,成為了嚴杭村村“兩委”委員。2014年,他當選為嚴杭村黨支部書記。

“村民的期待,給予了我工作的動力。”從事村委會工作起,鄧國凌便深知自己的肩上任務重大。如何拔窮根,如何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如何讓嚴杭村得到更好的發展,成為了鄧國凌不懈奮斗的目標。

在鄧國凌看來,扶貧工作重在扶智和扶志,要讓貧困群眾意識到勤和干才能擺脫貧困。鄧國凌首先做的是消除部分貧困群眾的認識誤區和依賴心理,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鼓勵自主發展,找到致貧原因,從而精准施策。

2010年,安徽姑娘儲彩雯與樂安小伙鄧義生喜結連理,成了樂安媳婦。因家中遭遇變故,2014年,儲彩雯一家被評定為貧困戶。

“這麼年輕就成了貧困戶,總不能坐等政府幫扶。想辦法摘了這頂‘窮帽子’才好。”儲彩雯說。面對落后的面貌、貧困的家境,她不等不靠,選擇從事小飾品加工。

在儲彩雯一家的辛勤付出和鄧國凌等扶貧干部的關心與幫助下,儲彩雯從事小飾品加工的第一年,便賺到了全家老小的生活開支,手頭上還有一萬八千元的盈余。更讓儲彩雯高興的是,她家也在這一年實現了脫貧摘帽。

2018年7月,鄧國凌協助儲彩雯注冊成立了樂安縣彩雯飾品有限公司。通過不斷努力,手工作坊規模不斷擴大,對貧困戶的帶動效應也越來越明顯。2019年底,鄧國凌幫助樂安縣彩雯飾品有限公司申報審批為扶貧車間。

儲彩雯由一名貧困戶成為帶動戶,成功走出自強自立的脫貧之路,離不開鄧國凌等扶貧干部的辛勤付出。從享受政策落實到解決小飾品加工生產困難,從登記辦理執照到扶貧車間申報,從了解市場聯系訂單到辦理產業脫貧貸,都是他們跑上跑下解決。

“多虧了鄉村干部和幫扶干部的無私幫助,才使我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儲彩雯充滿感激地說。現在,她的加工作坊發展勢頭良好,已有120多名“留守媽媽”務工增收,其中包括16戶貧困戶,加工廠年創收20多萬元。

這只是鄧國凌帶領村民實現脫貧致富、奔向美好新生活的一個縮影。

全村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貧困戶83戶284人,做到了“兩不愁、三保障”。2018年,嚴杭村成功摘除“貧困村”的帽子,貧困戶全部順利脫貧。

十多年來,改變的是小山村的面貌,不變的是鄧國凌帶領村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

鄧國凌採取以市場選產業、以支部建基地、以合作社幫貧困群眾的辦法,走出了一條“黨支部+合作社+基地”產業脫貧造血式的新路子。

據了解,他帶領群眾發展種植產業,動員貧困群眾入社入股,以合作社的“大手”牽貧困群眾的“小手”,讓貧困人口從產業發展中受益,實現抱團脫貧致富。2022年1月至今,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5余萬元。

過去的嚴杭村不通自來水,沒有網絡,交通不便,村民去集鎮,幾乎一天的時間都花費在路上。

而如今,嚴杭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戶戶通了水泥路,家家用上自來水,村內“臟、亂、差”的“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群眾的生活質量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在村民眼裡,鄧國凌也是為民服務的“貼心人”。他經常主動幫助群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真心周到的服務。

通過實行黨員分片包戶聯系群眾427戶,確保對全村分散搬遷至樂安縣城和其他6個鄉鎮的村民的訴求,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應,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村風民情也更加和諧。嚴杭村歷來矛盾糾紛多發,由於該村是山林大村,面積多,人口居住分散,山林糾紛也較為頻繁。

為化解村民的矛盾糾紛,鄧國凌努力當好調解員,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嚴杭村涉及到6個鄉鎮,他都及時化解一些小矛盾、小糾紛,從而有效防止各類群體性事件發生。

在鄉村治理上,他做好鄉村共治“參與者”,成立了移風易俗理事會、老村干部理事會、民主協商理事會、村民理事會,用好“四個理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制度,通過民主商議、集體決策,既代表村民行使權力,又積極引導和規范村民參與農村公益事業建設。

“十多年時間裡,收獲了很多,更多的是得到了村民的認可、組織的信任。能為村裡盡一份綿薄之力,付出是值得的。”鄧國凌堅定地說。2021年2月,鄧國凌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21年7月,獲“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結合本村實際,有效利用好‘紅色、綠色、古色’資源,抓住農村發展機遇,帶領群眾務實實干,為早日實現富民強村而努力奮斗。”鄧國凌表示。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