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豐:黨建引領社區文明之治

“現在鑫海瀾庭小區居民再也不擔心地下停車場配電變壓器漏電了,這要感謝社區聯建單位縣紀委的大力支持。”日前,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新昌鎮崇文社區黨總支書記陳穎欣喜地說。
前不久,該社區轄內鑫海瀾庭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地下停車場配電變壓器因內澇炸損,導致漏電,存在安全隱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干部了解情況后,及時聯系開發商、業委會、電網公司等相關方,在社區聯建單位縣紀委的協調下,開發商及時更換了配電變壓器,並對變壓器周圍環境進行了改善,解除了小區居民的擔憂。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近年來,宜豐縣積極探索社區黨建引領文明之治升級路徑,通過精細化“管”,聯動式“治”,有效提升社區黨群組織綜合管理水平。
新昌鎮崇文社區是該縣目前聚居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社區。其轄區包括在建的3個小區,共有25個小區,總人口達2.8萬,其中常住人口達2.4萬多人,組織關系在社區的黨員有150名。社區體量大、人口多,管理的壓力大。
針對社區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項,近年來,該縣組織部門與縣社區黨工委牽頭,以崇文社區為樣本,以深化”黨員分類管理”為抓手,探索社區精細化管理升級路徑。針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人手緊、社區管理點多面廣的現狀,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黨員管理上探索“五式”管理模式,即對社區在職黨員採取“目標式”管理,對無職黨員採取“設崗式”管理,對流動黨員採取“跟蹤式”管理,對老弱黨員採取“引導式”管理,對失能黨員採取“關愛式”管理。為配合“五式”管理模式運行,社區根據轄區小區分布狀況劃分24個網格,安排社區黨員擔任網格長、樓棟長,黨員帶頭,引導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黨的政策宣傳、社區建設、幫扶困難居民、倡導社會公德、搞好鄰裡關系、維護社會治安等,將社區文明之治抓在日常、管在經常。
“社區管理難度大,難就難在人力、物力、財力不足。‘五式’管理模式運行以來,我們精准發揮社區黨員的先鋒作用,黨建引領的效果更加明顯。”陳穎說。
今年58歲的熊水秀是一名退休黨員。她主動領崗,兼任耶溪福城小區黨支部書記。去年,她利用自家車庫建成的“好鄰居工作室”,不亞於網紅打卡地。3月8日,來到這個工作室,見到剛從北京回來的熊水秀,發現她忙得不可開交。“一台縫紉機,要服務小區2100多戶人家的小孩,平時都很忙。”熊水秀說。在工作室義務幫工的一位阿姨說,平時誰家孩子褲子長了、衣服破了、線頭脫了、拉鏈壞了什麼的,都來這裡,縫縫補補,從不收費。
一個小小的工作室,解決小區多少孩子的“煩心事”。讓熊水秀欣慰的是,現在工作室漸漸多了一些“追隨”的志願者,小區裡不少居民主動參與到這個工作室來,承擔的事務也不只是縫縫補補,平時小區居民遇到什麼難事,也到工作室來,熊水秀從不推辭,不厭其煩幫助解決。
在職黨員鐘林森是社區干部倚重的一名老黨員。今年67歲的鐘林森是惠豐小區原黨支部書記,現任支委委員。該小區是原棠浦煤礦移交地方社會化管理的集中安置區,有90多名黨員,居住人口多,管理難度大。平時,小區居民涉及社保、醫保方面的事比較多。小區黨支部主動與有關部門聯系,為小區居民實行專項辦理,讓居民感覺“很溫暖”。今年4、5月間,宜豐縣將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該小區300多戶居民、1200多人口。社區黨組織將小區改造質量監理的重任交給鐘林森,他樂此不疲,表示將“盡職盡責,不辱使命”。
“不論有職無職,隻要是組織關系在社區的黨員,通過分類管理,精准激勵,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就顯而易見,成為社區文明之治的重要力量。”宜豐縣社區黨工委書記伍曉鴻說。
近年來,該社區還以“雙進雙服務”為載體,充分發揮轄區10個聯建單位的資源優勢,按照“資源共享、共駐共建、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原則,組織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進共建社區、在職黨員進居住社區,服務社區、服務居民活動,社區與聯建單位定期交流,通過座談研討、實地調研、征求居民意見,研究制定為民服務清單,實現“難題同解,大事同辦”,有力有效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讓社區黨群組織“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真正惠及居民,不斷提升小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該社區物業管理領域矛盾糾紛多、解決難度大。最近,該社區金領國際南苑小區一商鋪業主反映,該店面圍牆踢腳線長期滲水,出現嚴重霉斑。他多次聯系開發商和隔壁的汽修店協商解決,未果。針對商鋪業主訴求,社區曾組織過多次協商,但懸而未決。為此,社區黨組織請轄區聯建單位縣法院幫助,縣法院依托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將“調解先行、訴訟兜底、多元共治”的物業糾紛調解機制引入該訴求,24小時內便出具了民事裁定書,明確了糾紛解決責任:開發商及時排查漏水原因,找准症結,分清責任,各負其責,費用依照責任分攤。此案一解,小區商鋪業主感慨不已。社區有關負責人說,一年多來,社區黨群組織與聯建單位“合力化解”,先后成功調解糾紛300多起。(辛冬妹、龍姣、趙國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