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小市善作為 逐夢幸福城

江西省新余市地處江西中部偏西,面積3178平方公裡,人口120萬,是江西面積最小的設區市。近年來,這座傳統的鋼鐵城市充分發揮面積小、人口少、好統籌的獨特優勢,做大做強“工”、辯証看待“小”、充分挖掘“美”,逐步建設工業強市、統籌區域小市、打造山水美市,展現出“小市”的大格局、大擔當、大作為。
挺“工業脊梁” 做強發展能級
政策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城市興。作為一座“因鋼設市、因工興市”的工業城市,近年來,新余持續推動鋼鐵轉型,搶佔鋰電風口,助力光伏重生,擁抱數字經濟,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互動融合中做大能級,先后培育了新鋼股份、贛鋒鋰業、沃格光電等8家上市公司。
傳統產業“有中生新”。新余出台《支持新鋼三十條措施》,助推新鋼公司營收由十年前的356億元增至1050億元,利稅從2億元增至37.7億元。新鋼與寶武重組后,新余市搶抓機遇與寶武集團對接廢鋼回收利用江西運營總部、新能源汽車電機生產等8個項目。
新興產業“無中生有”,新余市沒有鋰礦資源,但鋰鹽產量佔全球近三成,形成了鋰電完整產業鏈。新余立足新鋼公司的硅鋼優勢、贛鋒鋰業的動力電池,再加上配套知名汽車廠商線束生產的立訊,著力引進新能源車重要零部件和整車落戶,助推鋰電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在數字經濟新興賽道上,新余已基本形成了以京東(新余)數字經濟產業園、新余數字產業園為基地,以京東、百度、科大訊飛為龍頭,以華為、海康威視、浪潮、美天科技、渝融雲及四大通信運營商等40余家互聯網企業為骨干的產業布局。去年核心產業營業收入達265億元,增長51.6%、居全省第三,預計今年將突破500億元。數字經濟將成為新余市未來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增長極。
“此外,新余市的電力裝機容量也將突破1000萬千瓦,儲煤能力達60萬噸,贛西能源中心已成雛形。”新余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鴻說,如今的新余鋼花璀璨、鋰花綻放、電力四射、數字跳動,呈現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這是新余在眾多城市中實現差異化發展和突圍的最大底氣。
用“民生底色” 繪就幸福畫卷
“得益於工業的發展,我們才有更多的財力投向民生領域。”徐鴻介紹,近年來,新余先后承擔了住建部、財政部等八部委的試點示范任務,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國家試點,公立醫院改革、農村居家養老新余模式全國推廣,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公交一體化、社會保障“一卡通”全面實現,是江西省唯一獲得集智慧城市、寬帶中國、信息消費、信息惠民、“互聯網+政務服務”五項全國試點殊榮的設區市。
民生“小事”也是“國之大者”。圍繞群眾關注的崗位、園位、座位、床位、點位、車位、廁位,新余實施好民生“新三十條”,擯棄“不計成本裝面子,不算效益花架子”的做法,狠抓民生領域集成改革,通過整合、爭取、節約各類資金,以小投入建設大民生,一體化推進270余項民生舉措,“黨建+頤養之家”、城鄉供水一體化、小荷工程、水花行動等40個民生品牌叫響全國。
不栽盆景,隻造風景。如今,736個“頤養之家”覆蓋新余所有行政村,其中87%的場所為閑置房屋改造,13%為愛心捐贈,讓1.2萬余名老人擁有幸福家園﹔通過實施“小荷工程”降成本“十條”措施,各農村學校開辟小荷菜園、推廣校園光伏發電項目,每年節約資金近300萬元,讓5萬名農村寄宿學生吃上了營養餐、洗上了熱水澡、穿上了干淨衣﹔通過整合學校和社會場館、教練資源,讓6萬余名孩子學會了游泳技能﹔廁所革命利舊改造,4000余座水沖式廁所覆蓋所有自然村……
“回顧民生實踐,新余取得了促進經濟發展、滋潤政通人和、守護干部廉潔三個效果。” 徐鴻說,新余將堅持理念集成、政策集成、方法集成、制度集成,充分發揮小市好統籌的優勢,全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城市。
聚“青春之力”打造“夢想之城”
“新余是青春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徐鴻介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新余常住人口增加6萬多人,是江西省為數不多人口正增長的設區市。近年來,新余憑借經濟發展快、就業機會多、教育資源好等優勢,吸引了周邊大批年輕人來到新余安居樂業。
新余的職業教育,以小城市辦大教育,曾被教育部譽為“新余現象”。近年來,新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先后推出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新余市政府設立了每年1000萬元的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扶持職業教育發展,激發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活力﹔每年積極爭取各級各類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用於支持省職教園區及職業院校新校園建設,擴充了辦學容量,改善了辦學條件。
目前,新余市有職業院校13所、在校生近10萬人,全市每12人之中就有1名職業教育的學生,為贛鋒鋰業、沃格光電、東鵬新材料等當地企業提供了專業技術人才支撐。
“一座城的產業發展征程和一群企業家的逐夢之旅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徐鴻講起了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的故事:從國企基層技術員成長為一代“鋰王”,將贛鋒鋰業從一個本土小廠發展壯大為全球最大的鋰鹽和金屬鋰供應商。
“在新余,像李良彬這樣的‘追夢人’還有很多,我們將以最優的營商環境為‘土壤’,讓夢想的‘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徐鴻說。近年來,新余獲評了全國營商環境百強市,形成了“仙女湖夜話”“渝快辦”“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等營商環境品牌矩陣,“放管服”改革獲省委、省政府通報嘉獎,法治化營商環境成為金字招牌。
徐鴻表示,接下來,新余將聚焦對標全國一流、爭創全省一流的“雙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努力打造“余事不求人、無事不打擾”營商環境品牌,讓改革這一立市之魂持續煥發出強勁動能。(趙瑞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