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樂安:黨建振翅 引領流坑旅游產業發展新航向

2023年03月26日09:41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樂安縣流坑村,現存完好明、清古建筑及遺址260余處,被譽為“千古第一村”。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干部隊伍建設、人居環境改善、營商環境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現古村保護與旅游開發“雙豐收”。

推進機制創新,干部隊伍煥發新活力。抓牢干部作風建設“牛鼻子”,堅持黨員干部“坐班制”和每周例會制,每月進行公示,推動基層干部隊伍建設規范化。探索建立黨員“包巷、包戶、包水域”的“三包”責任機制,對流坑古村及村內龍湖分別劃分8巷、7段的黨員責任區,每巷、每段均成立1個黨小組,每名黨員挂點20至30戶群眾,責任細分到戶,組織群眾開展龍湖改造、拆危拆舊等環境整治行動。同時大力開展黨員評村民、支部評黨員、黨員群眾評保潔公司的“三評”活動,累計共評選出“最美黨員”29名,“五星文明戶”215戶,激發身邊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流坑村先后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全省水生態文明村”等榮譽稱號,實現由軟弱渙散村到宜居美村的精彩蝶變。

探索利益聯結,人居環境展現新面貌。探索實施景區門票分紅、積分兌商品、提授信等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群眾協同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組織召開“三老”理事會、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會、“禾場話事會”等活動,找准群眾訴求與景區規劃結合點,針對生活污水直排、龍湖污染、亂搭亂建等既關乎民生又影響景區環境生態的問題,實施拆違綠化、管線入地、美化亮化等工程,分期分批在蛤蟆腦、龍崗西、旅游新村規劃安置地,共安置619戶、3905人。統一規劃龍湖周邊的危舊房、豬牛欄、雜間,打造成茶樓、狀元書吧和非遺一條街,以點帶面建設寫生基地、農貿市場、衛生室、小學等配套設施,形成了“東西南北、七縱一橫”的村庄布局。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反哺計劃,利用部分村集體收入與鄉賢捐贈創立“愛心積分超市”,與樂安農商行簽訂《聯建共建戰略合作協議》並開展集中授信,村民通過參與配合景區衛生整治等村級中心工作,便可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在“愛心積分超市”中兌換商品,還能在農商行獲取更高的授信額度,為優化景區人居環境奠定堅實群眾基礎。

黨建結對共建,營商環境呈現新氣象。成立樂安縣鑫帕運營有限公司黨支部,聯合村黨支部、青年人才黨支部開展聯建共建,協助景區運營公司將管理人員中思想好、作風正、工作實的行業精英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崗位骨干、管理中層等“雙培養”活動,切實把黨組織建在旅游產業鏈上。全村共發展35周歲以下青年黨員12名,有效緩解村黨支部后繼乏人的窘境。探索建立景區4個網格黨小組,配備網絡長4名,網格員26人,實現黨建+景區管理全覆蓋。在游客集中處設置“黨員先鋒崗”“紅星流動服務驛站”,成立景區安全志願巡查隊、義務消防隊,開展“三亮一創”的志願服務活動21次,為游客提供標准化挂牌服務。引導黨員、群眾開辦的店鋪樹立“黨員示范店”“文明誠信鋪”招牌37塊,以點帶面廣泛開展導游、餐飲店、民宿、特產店鋪等聯合評比活動11次,評選出各類“誠信經營戶”22家,給予授牌獎勵並通過景區大屏等進行滾動播出,營造誠信經營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提升線下店鋪服務品質、優化景區營商環境。

多產融合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邁上新台階。引進江西贛東紅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和樂安縣流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資經營,打造集電商培訓、文旅線路之黨建紅色培訓、網紅孵化、文旅特產銷售於一體的流坑村農旅主播培訓基地,每年村級集體經濟可獲得穩定收益分紅30萬元。在壯大原有雙孢菇、小黃牛、蜂蜜、蠶桑產業的基礎上,借助流坑景區發展“東風”,創新打造“一園一廠一店”的桑葚產業鏈,大力培育優質桑葚種植1200畝,打造集觀光、旅游、消費於一體的流坑生態示范種植園,並引進桑葚加工產業鏈,新建桑果酒加工廠——狀元佳釀,開發桑葚干、桑葚酒、桑茶等系列產品,每年為村集體創收10萬元。村“兩委”與文旅投公司在景區內合資開設樂安特產線下展示銷售旗艦店,向游客展銷樂安特色商品,每年為村集體創收3萬元,帶動13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2022年流坑村村級集體經濟突破50萬元。 (符旭東、彭彪)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