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瑞金紅軍小區拆除重建后,房齡不足20年又開始改造——

房屋未達年限卻被列入舊改

2023年04月18日07:55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被列入舊改的紅軍小區居民樓。 全媒體首席記者 余紅舉攝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舉措之一。對此,住建部有明確規定——被改造的房屋房齡應該超過20年。可是,2011年才獲改造批復的瑞金市象湖鎮解放社區紅軍小區,卻又被列入瑞金市2022年城鎮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項目。4月12日,記者了解到,早於紅軍小區竣工的城心花園小區,也屬解放社區片區舊改范圍內,因房齡不足未被列入此次改造。紅軍小區未到老舊小區改造年限,卻遭遇區別對待,令人費解。

  未滿20年列入舊改行列

  據悉,瑞金市解放路社區片區城鎮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項目涉及4590戶,包含征地拆遷費用4.6億元。項目效果圖顯示,改造后的風貌以灰白色建筑為主。記者走訪發現,解放西路北側不少建筑搭建了腳手架,有工人施工。瑞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張貼的《公示》顯示,解放西路北側基本完成了外立面改造,在進行屋面坡屋頂施工。

  相比於解放西路北側的改造如火如荼,附近的紅軍小區目前只是拆除了金屬防盜窗,安裝了隱形防盜網。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數居民認為,小區是2012年陸續拆除重建,甚至有幾棟樓未滿10年房齡,未達到舊改的標准。

  紅軍小區的鄒先生說:“小區最早建於上世紀70年代,后因存在眾多安全隱患。2011年4月19日,經瑞金市市長辦公會議研究,同意小區改造。”2011年4月,瑞金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批復瑞金市城鄉規劃建設局:“同意對紅軍小區區域進行改造,由市城鄉規劃建設局負責高標准制定改造規劃。對下水道實行一次性改造到位。”

  隨后,紅軍小區的居民拆除了原有老建筑,重新建設框架結構的新樓房,並在2014年之后相繼拿到了房產証和國有土地使用証。

  “我們小區是從2012年開始,陸續進行重建的。有人因為沒有籌集到錢款,推遲了重建計劃。”鄒先生指著小區一戶還未安裝門窗的新房說:“這戶都還未改造完成就列入舊改,顯然不合理。”

  擔心舊改達不到效果

  紅軍小區屬於自建房小區,2011年獲得批復后,有7棟樓的居民進行了拆除重建,涉及50多戶。

  據了解,2012年12月10日,瑞金市城鄉規劃建設局向鄒先生頒發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這是該小區第一張《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之后,居民們陸續獲得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並通過眾籌的方式進行房屋重建。記者了解到,籌集資金共同重建房屋的居民多是親屬關系,他們把房子建起來再進行分配。

  紅軍小區居民為何對房子被列入舊改有意見?一是不願意看到新樓列入舊改,浪費資金﹔二是怎麼改,沒人聽他們的意見,前期拆除防盜網時,造成房屋漏水沒人管。

  這次解放社區片區舊改的內容包括環境整治、地面改造、立面改造,基礎設施提升等。小區居民鐘先生說:“立面改造要實施牆面粉刷、增加牆面線條,而我們小區貼的是瓷磚,噴上去的油漆或者制作的牆面線條很難與瓷磚融為一體,容易發生油漆和牆面線條脫落,牆體變成大花臉,達不到改造效果。”鐘先生還向記者透露,大家重建房屋時,並未統一頂棚顏色。2019年,瑞金市有關部門通知他們將頂棚統一換成紅色,居民自掏腰包配合更換。這次舊改又要求換成灰色的頂棚,居民說,是不是過幾年又要換別的顏色?

  記者調查發現,舊改部門鼓勵小區居民成為“設計師”,在改造中根據居民需求“按需定制”。事實上居民說,他們在表達需求時被忽視,“每次反映問題要麼停工一段時間,要麼戶主或家屬被所供職的工作單位‘約談’。”

  居民分析的舊改問題是否專業,所擔心的問題是否存在,記者來到承建瑞金舊改項目的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尋找答案,該公司工作人員以領導不在拒絕了採訪。

  舊改同片區域政策各異

  其實,紅軍小區居民討要說法的理由不僅是“房齡沒滿20年以上”,還有就是解放社區片區舊改時,沒有一碗水端平。記者獲得一份圖紙,在解放社區片區舊改范圍的城心花園小區“紋絲不動”。

  解放社區黨支部書記鐘瑞英坦承,此次社區改造旨在打造成為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宜居宜業的新型示范社區。城心花園小區沒有納入此次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是因為他們房齡沒有達到舊改要求。

  城心花園小區竣工時間為2010年,而紅軍小區是2012年之后才陸續重建,為什麼后建成的反而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鐘瑞英稱:“這個問題要問瑞金市舊改辦。”

  瑞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劉建全回復,解放社區片區去年下半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后經瑞金市相關領導商議,城心花園小區沒有達到房齡要求,未納入此次改造。對於紅軍小區是否可以參照城心花園小區執行?劉建全說:“市裡沒有給出不改造的意見,他們不好更改規劃。”(全媒體首席記者 余紅舉)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