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把握新機遇 奮進新征程

——2023(第七屆)全國黨媒網站高峰論壇發言摘編

2023年06月05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新征程奮進偉力

新華網黨委常委、常務副總編輯周紅軍:作為新華社主辦的綜合新聞信息服務門戶網站,新華網充分發揮網上宣傳和輿論引導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探索建立體現正能量要求、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的組織架構、內容體系、傳播陣地,以主流思想引領網上輿論,以主流價值凝聚社會共識,為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副總編輯夏似飛:湖南日報緊緊圍繞“聚焦年輕人、彰顯青春態”創新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報道。注重運用青年視角、青年觀點、青年語言,解讀黨的創新理論﹔以“青年關注,關注青年”為內容導向,持續推出“青年能懂、青年有感、青年可親、青年參與”的融媒產品﹔打造線上線下活動,為青年追夢圓夢搭台子、引路子,不斷凝聚蓬勃向上的青春正能量。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總編輯隋元杰:長江日報打造系列IP,以高質量內容提升主流輿論影響力,努力做到三個“不可替代”:作為黨的執政資源不可替代——邀12位名家集中闡釋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城市運行機制不可替代——50余位院士專家做客《雲端會客廳》“跳出武漢看武漢”﹔作為專業傳播機構不可替代——推出全媒體產品《拍“板”》,一追到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網傳播量超6000萬。

人民日報社研究部副主任曼葉平: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各級黨媒開設專題專欄、推出專版專頁等方式,強化融合報道、加大國際傳播,濃墨重彩做好大會議程等報道,扎實有效完成了黨的二十大宣傳報道工作。今后要進一步加強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不斷加強正面宣傳、輿論引導、融合發展、對外傳播、陣地管理等各項工作,唱響主旋律、提升正能量,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凝心聚力。

解放日報社副總編輯朱愛軍:黨的二十大以來,解放日報不斷探索提高內容品質,創新表達方式,著力提升媒體“四力”,堅持報紙端和客戶端雙端聯動、相互支撐,微博、微信、抖音等其他平台矩陣聯合作戰,不斷探尋地方黨報重大主題報道新路徑,著力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緊扣主題主線,壯大主流輿論,創造主流媒體新聞生產新燃點。

經濟日報總編室主任王智: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為經濟日報未來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確立並強化學習宣傳習近平經濟思想高地主責主業主角意識,以評論立報、理論強報、調研興報、開門辦報為工作方針,形成地方、產業、企業和熱點問題調研“四駕馬車”,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講好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故事努力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重慶日報新聞總監、重慶日報網總編輯雷太勇:我們堅持“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總體發展戰略,從體制機制上進一步理順報社內部生產體系、管理體系、分配體系,打破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現狀,突出“報深、端快、微精、網全”的精准發展戰略,打響媒體深度融合的“攻堅戰”,徹底解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兩撥人”“兩張皮”問題,在打造一流新型主流媒體上求突破。

河北新聞網總編輯王麗平: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引導全國人民投身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大業,黨媒責無旁貸。宣傳好、闡釋好黨的創新理論,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是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河北新聞網適應新媒體時代傳播規律、守正創新的主要方向。

建強用好融媒體中心,助力鄉村振興與基層治理

貴州日報報刊社編委、天眼新聞採編中心兼國際傳播中心主任王璐瑤:我們打破地域、空間限制,在“雲端”之上搭建了一個“超級編輯部”。“貴州融媒體雲上編輯部”向下緊嵌全省88個縣級融媒體中心,通過一次次聯合策劃的頭腦風暴、聯合傳播的同“屏”共振,打造基層合唱主流好聲音的“大IP”。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編輯部努力向網友們展現一幅立體鮮活、有聲有色的鄉村振興畫卷。

群眾新聞網總編輯朱劍:縣級融媒體中心是新聞宣傳服務鄉村振興最“接地氣”的一股力量。在“大通聯”機制下,群眾新聞網發揮媒體作用,以“群眾號”為支點,以大型活動為契機,與省市縣三級融媒體中心共建共享傳播渠道,將鄉村振興的“好聲音”傳播得更深更遠更廣。

博爾塔拉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包金泉:面對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傳播格局的深刻變化,作為地處邊遠的州級融媒體中心如何“破土出圈”?博爾塔拉報社(博州融媒體中心)做到與時代同呼吸,積極推進媒體融合,打造基層輿論引導主陣地﹔與鄉村齊發展,主動發揮媒體優勢,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與人民共命運,勇擔新時代媒體使命,提升基層治理新效能。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院長馬忠: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環,縣級融媒體是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后一公裡”。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信息傳播、溝通反饋、效果評價等優勢,圍繞“黨務、政務、商務、服務”,通過技術賦能,使群眾積極參與到基層治理過程中,形成共享共治共建的良好局面。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副總編輯陳俊旺:區縣級融媒體中心是荊楚網重要的合作伙伴。荊楚網開設“荊楚號”,分發區縣級融媒體中心平台信息﹔荊楚網合作運維部分區縣級融媒體中心負責的區縣官方微信,參與採編制作﹔荊楚網發布湖北區縣微信傳播力榜單,宣傳運維亮點﹔合作開展培訓,助力提高全媒體素養和輿情應對能力。

兵團日報新媒體負責人劉慕欣:兵團日報發揮傳播矩陣覆蓋所有基層陣地的優勢,依托團炬客戶端等終端,探索“媒體+黨建”“媒體+文旅”“媒體+產業”“媒體+治理”實踐路徑,打造凝聚社會輿論的新聞平台、服務基層治理的政務平台、滿足職工群眾訴求的紓困平台,讓媒體充分融入鄉村振興浪潮,實現內容傳播力和基層生產力“雙提升”。

大江網總編輯助理胡武龍:群眾在哪裡,我們的陣地就延伸到哪裡。江西日報社大江網主動融入中心工作和百姓生活,焊牢網上“民生服務鏈”,構建群眾離不開的傳播平台,創新打造“問政江西”平台、江西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單平台”等一批為民辦事平台,打通民生痛點和治理堵點,助推鄉村治理,用“小平台”撬動“大民生”,用“微治理”推動“大文明”。

明叔雜談負責人明金維:縣級、區級融媒體中心,在全媒體輿論生態中處於特殊地位,要努力做到“頂天立地”。所謂“頂天”,就是要深刻領會和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清楚、說明白,解疑釋惑。所謂“立地”,就是要兩腿沾泥,扎根當地,做好當地政策和民意的下達上傳,為本區域發展凝心聚力。

善用新技術新手段,創新應用促發展

河南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副總編輯郭士飛:河南廣電實施“雙平台、多品牌、強保障”發展戰略,精心打造高品質、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節目矩陣,以新科技賦予中國文化感染力,以新傳播賦予中國文化影響力,以新表達賦予中國文化吸引力,朝著“內容品牌化、品牌IP化、IP集群化”的目標邁進,持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

四川日報新媒體編輯中心主任、四川在線總編輯賴永強:四川日報自主組建了一支“懂媒體”的技術隊伍,以技術賦能“川觀新聞”等自主可控新型傳播平台,賦能融媒體內容生產全鏈條,賦能主流正能量創意產品“出圈”。面對層出不窮的技術,隻要我們主動學習並善於利用,讓技術與信息內容實現深度融合,讓技術與用戶場景精准適配,主流媒體就會牢牢把握主動權。

中國青年網總裁助理、副總編輯王海:作為青年主流網站,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表達,首先要吃透精神實質,找到與青年的關系,既包括利害關系,又包括責任關系。其次要做到兩個擺進去:一是要把青年擺進去。要做到對青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知道青年在哪裡、青年什麼樣、青年要什麼﹔二是要把自己擺進去。青年化表達是效果和目標,而不只是形式與手法。

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肖珺:技術是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會對新聞傳播的內容生產、體裁語態、組織模式、運營推廣等產生廣泛影響。但技術不應該成為傳播創新的決定性力量,而應讓技術服務於傳播需要。更好的傳播創新應該推動更廣泛的、向善的社會連接,促進不同意見群體的對話與合作,在文明交流和互鑒中建設更加團結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周秋含:媒體融合不斷發展,新興技術為新聞生產提供了無限可能,賦予內容創新更多空間。當技術驅動成為內容發展的重要引擎,當我們不斷向外突破,通過新技術讓創意呈現“外化於形”之時,也需堅持向內求索、通過深入挖掘一線故事打動用戶“內化於心”。唯有內容與技術“內外合一、深度融合”,才能打造真正的精品力作。

法治網總編輯余飛:善用新技術推動傳播創新,應將用戶意識作為內容生產的原點。運用新技術讀懂用戶,進行精准傳播﹔運用新技術打動用戶,用互動式、沉浸式的手法,讓主流價值走進用戶心裡﹔運用新技術聚攏用戶,通過拓寬服務領域、拓展場景傳播,提升用戶黏性。主流媒體應主動擁抱技術、深度連接用戶,打造承載主流價值、自主可控的網絡傳播平台。

舜網董事長丁建鋒: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舜網近年來一直在探索:舜網元宇宙虛擬數字人“小舜”已經上線,舜網建設的基於3D渲染引擎的元宇宙SaaS平台,提供數字內容生產、數字場景建設等多種功能,下一步將加強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布局,推動媒體融合創新升級。

央視網網媒新聞中心副總監劉亮:央視網已建成智能化報道數據庫“I學習”,用AI、大數據等新技術推出系列產品,有效提升報道效果。實施智能傳播工程,建設視頻中台、數據中台、AI中台和業務中台,研發總台算法,多終端平台貫通,強化用戶連接、提升傳播效能。通過“媒體+”跨界融合,在深度融入國家治理和社會服務中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