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蓉江新區:產業旺了 老百姓腰包越來越鼓了

人民網贛州6月5日電(李途遙)一棟棟白牆灰瓦的樓房依次排列,新世紀廣場精美呈現,“一環三縱”道路縱橫交錯……走進江西省贛州市蓉江新區潭口鎮,青山疊翠,沃野千裡,一幅村美、民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新畫卷盡收眼底。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潭口鎮因地制宜主動破題“一鎮一業”發展,在潭口鎮江壩村探索實施“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由村黨組織書記兼任合作社理事長,村“兩委”委員、黨員致富帶頭人參與生產經營管理,蔬菜不愁賣了,老百姓腰包鼓起來了。
“江壩村大棚蔬菜基地採取訂單化模式,由村集體合作社和江西阿姆源餐飲企業簽訂合同,阿姆源餐飲企業下訂單至合作社,合作社組織農戶種植,既解決了蔬菜銷量問題,又為農戶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工作崗位,發揮了大棚最大效益,避免蔬菜浪費。”潭口鎮鎮長劉思琦說。
據江壩村蔬黨組織書記賴春雷介紹,江壩村大棚蔬菜基地辣椒種植基地達50畝,能吸納30余人就業。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既可以打工掙錢,還可以照顧家裡。“家門口就能工作,種的辣椒還不愁賣,年底還能分紅。”正在蔬菜大棚忙活的江壩村民劉師傅自豪地說。
產業旺了,老百姓日子更美了。潭口鎮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立足實際,以“走出去引進來”為主線,培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引進“阿姆源”“嘟嘟房車”“老表酒業”“溪埜人家”“潤田桶裝水”等龍頭企業投資興業,激活撂荒土地資源1000畝,老百姓致富“新路子”拓寬了,“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江壩村開拓出一條專項債+銜接資金+社會資金的模式用於發展產業,建設農耕菜園、米酒小鎮等項目,創新盤活土地利用機制,打造農耕城市菜園,改善江壩城市菜園周邊環境,年吸引旅游、公司團建人次約3萬人次,為農戶帶來收入約30萬元。”江壩村黨委負責人說。
“變化的不僅僅是村容村貌,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了,還有老百姓的精氣神。”江壩村黨委負責人說,我們村裡的老百姓都搬進了新房子,家裡家具一應俱全,好多村民都買了小汽車,過上了城裡人一樣的生活,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產業賦能,群眾增收摸得著﹔產業融合發展,老百姓生活過得好﹔生態優先,老百姓看得見。下一步,潭口鎮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讓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潭口鎮黨委書記彭長平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