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力量沉下去 居民“三感”强起来

——南昌市青山湖区上海路街道打造城市治理服务综合体的探索

2020年01月04日07:00  来源:江西日报
 

2019年12月26日,新世纪小区居民向“红哨所”反映路边树枝遮挡视线问题。“吹哨员”吹哨,市容部门报到,当日下午便顺利解决问题。 记者 宋思嘉摄

2019年12月22日下午,南昌市青山湖区上海路街道新世纪小区居民徐锦才回家时发现,小区路面的窨井盖破损。他当即拨通上海路街道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体——“红哨所”热线电话,不到半小时就换了新井盖。“放在原来,逐级反映,来回折腾两三天才能换上。”徐锦才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社区治理,是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19年以来,上海路街道相关部门和社区共建治理载体,集结基层大党建、大城管、大治安综合力量,将治理力量和服务力量下沉,通过多元主体共联,打造以“红哨所”和“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为核心的城市治理服务综合体,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较大提升。

“红哨所”——治理力量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多年来,地处城东中心区的上海路街道,驻区单位多、改制企业多、下岗职工多、辖区人口多、流动党员多、老旧社区多、低矮破房多、基础设施欠账多、困难群众多,加上治理力量杂乱分散,群众的烦心事常常要多头跑。

把治理力量下沉到基层,形成各部门协同作战、高效快速的治理合力。2019年11月,该街道依托智慧城市技术,以三街六巷一亭为整体格局,创新性地打造了“红哨所”这一高效治理新平台。

2019年12月26日下午,记者走进“红哨所”,巷战指挥部综合调度电子图映入眼帘,电子图覆盖街道的11个社区。专职“吹哨员”杨婉婷介绍,城管、公安、消防、房管、环保、综治、市容等部门均在“红哨所”设立窗口,并派专人常驻。如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哪个区域,这个区域的电子显示灯会自动亮起来,“巷战”指挥部1分钟内会立即统一“吹哨”,发出指令,各相关部门在30分钟内“出手”,形成了迅速解决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红哨所”还把群众所需的“日常哨”、重点工作的“攻坚哨”和应急处置的“应急哨”合而为一,提升了治理效率。

采访中,几名居民向记者吟诵了一首他们创作的打油诗:“群众呼声多吹哨,部门齐聚来报到。快速反应都说好,基层治理效率高。”言为心声,眼眶湿润的新世纪社区居民罗玉辉感激地说:“上个月中旬,我父亲在街上走失。‘红哨所’接到我的求助电话后,组织公安、社区、城管执法队的人员四处寻找,半小时后就在菜市场里找到了我父亲。”

一仗接着一仗打,上海路街道治理的步伐越来越大。该街道依托智慧城市技术,建立了全覆盖、智能化的服务网络体系,将覆盖11个社区的8个天眼接入公安部门全覆盖的“天网”工程,实时获取、迅即处理各类信息,将多数问题解决在了社区群众上报“红哨所”之前。

有了“天网”,还要有“地线”,才能搭建辖区的智慧管理网。家住上海路住宅小区的居民刘春生对记者说:“城市治理服务综合体为我们配备了定时定人定岗的‘街巷管家’志愿队和‘和谐平安’巡逻队,大到社区治安,小到‘外挂线’‘蜘蛛网’等都能得到及时解决,烦恼事少了很多。”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服务力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海路街道将服务力量下沉,以“1+5+X”邻里中心为平台,打造居家养老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幼儿托管中心、社区便利中心,建立了“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精准对接居民多样化需求。

今年63岁的新世纪小区居民徐兰英说:“2018年,我家孙子上学后,我每天在家无所事事,生活单调烦闷。如今,每天早上送孙子上学后,我就来邻里中心看书、跳舞、唱歌,午饭也在居家养老中心吃,生活丰富有趣多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上海路街道在“1+5+X”邻里中心根据居民不同的需求,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服务。社区文化中心设有书画沙龙、棋艺空间、舞蹈教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配套开展读书分享、书画展览等活动;居家养老中心还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全托照顾、康复理疗、营养餐饮等一站式专业医养服务;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医院”,让居民享受到便捷的基础医疗服务;幼儿托管中心采取“幼托一体化”新模式,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老大难问题。

上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晓珍说:“我们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为‘绣花针’,穿引起基层治理服务的‘万根线’,为社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综治调解、民政救助等各类服务。”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内,该街道还构建了线上巡查网,将驻区单位负责人、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居民群众纳入公共服务微信群,点对点查找问题和提供服务;通过市民热线,实现了事项咨询、建议、举报、投诉“一号通”。

围绕为居民提供供需精准对接,该街道设立了“巷网”平安房制度,通过网下和网上相结合,以“面对面”和“键对键”的方式解决群众诉求。同时,该街道通过建立“巷议”民情站制度,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搭建民事民议民决舞台,拓宽群众参与渠道,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让原来的“局外者”“旁观客”变成了“主人翁”“参与者”,画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社区治理规范化、体系化、现代化,形成了“组织引领、多元共治、功能完善、邻里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该街道呈现出“户连户睦邻、手拉手同行、心贴心结亲、人与人和谐”的喜人势头。(记者 宋思嘉)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