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文化之旅说起

2020年01月10日14:32  来源:江西日报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手工制瓷表演 记者邓安摄

还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了。按惯例,旅游行业开始摩拳擦掌,针对春节黄金周推出旅游产品。江西“红古绿”三色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古色”——“瓷都”景德镇在文化领域简直是“珠光宝气”,整座城市都是文化味儿,海昏侯更是成为我省近年来自带光环的文化大IP……那么,如何才能在一年一度的春节黄金周中抢得一杯羹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我想,自己一家3口去年的西北文化之旅或许能给出一点启示。

7天的行程,敦煌莫高窟、张掖五彩丹霞山、嘉峪关长城、茶卡盐湖、青海湖,这些脍炙人口的景点我们都一一打卡,西北的景色当然是美不胜收,但这次旅行让人回味良久的是休闲味和浓浓的文化味。

7个家庭9个孩子20多人的小团队,配有导游一人、摄影师一人、文化讲解一人。

不进购物点,不吃团餐,每一站导游列出当地特色餐饮游客自选;每到一处景点专职摄影师为你留下美好瞬间;不起早贪黑,住四星以上酒店…….用导游的话说就是“吃好、玩好、睡好”。

旅途中的文化味则是这趟旅游的浓浓底色,让这趟行程锦上添花。

武威:武功军威;张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腋(掖);敦煌,这座古老的城市,随手捧起一把沙,就是一段历史;随手翻开一卷书,就是一段故事……

西北之行,不少时间都在大巴车上。每一天,文化讲解员从西汉对匈奴的征战讲到唐朝末年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为让敦煌回归中原的悲壮起兵;从江西龙虎山的丹霞地貌讲到张掖的五彩丹霞山;从仓央嘉措的情诗讲到青海湖的地貌……

吸纳了丰富的人文、地理资讯后,每一个景点在我们的脑海中鲜活起来。

在莫高窟,大家聚拢在壁画修复师身边几乎是零距离见识了如何修复壁画;在敦煌研究院,专家从莫高窟壁画的角度切入,讲述了中国历代流行服饰。

车过青海德令哈,导游请7个家庭每家一人用方言朗读海子当年到访德令哈时写给当地一位姑娘的情诗。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滴眼泪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一时间,诗情与温情在车内流淌。导游说,海子的这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已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游客们总是愿意来德令哈驻足,体会当年诗人的浪漫与诗情。

这趟旅程走下来可圈可点,颠覆了以往跟团游的印象。团费虽然不菲,但因为整个游玩过程中不仅让游客尽情地看了“风景”,更体会到当地风景中蕴含的文化,风景过目可能忘掉,但根植其中的文化基因却是这趟行程的“硬核”,让人心甘情愿地捧上“银子”。

从我个人的体验而言,这样的文化旅游产品有很强的市场黏性。

事实上,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发展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这要求既要做到文化引领旅游,促进旅游的提质升级,又要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那么,文旅融合价值几何?从西北游收获良好的游玩体验再把目光收回我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或许也能给我们省其他景区一些启示——“秀”是这家景区做活文旅融合的手段:文化“不动产”方面,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有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以及清代镇窑等。这些古窑并非现代仿制,而是当初为了保护旧有建筑,将景德镇原有老建筑都搬迁到了这里;与此对应的是“活”的非遗传承。走进博览区,不仅仅能看到历代窑口,游客还能从当地老艺人的现场表演中看到景德镇千余年的陶瓷制作历史、还原古老的制瓷流程。

因为“很有文化”所以很有“面子”。在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荣登2019年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榜,获全国“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是江西省唯一获此荣誉的景区。

文旅融合发展是旅游消费升级的客观需求。以70后、80后为主体的新中产崛起,90后、00后新一代青年消费群体的崛起,对旅游内容的文化性、知识性需求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回归也让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容量越来越大。

这不,春节还没到,家人又早早瞄上了旅行社推出的一些文化游线路。我想,江西的旅游资源比西北丰富得多,景德镇与中国瓷器、龙虎山与上清古镇的道教文化、庐山与白鹿洞书院……我们的文化大IP随便拿出一个就可以震古烁今,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江西故事。针对春节黄金周,江西的旅行社、景区可否携手推出深度的文旅融合产品?又好看,又好玩,又享受,让我省文旅融合发展真正接续文脉、留住乡愁、惠及百姓。(张晓欣)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