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逐梦无悔路

——返乡大学生方婷的创新创业轨迹

2020年01月14日07:37  来源:江西日报
 

初见方婷,记者难以相信,今年33岁的方婷,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家人工驯化虎奶菇菌核的企业——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掌门人。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转变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总经理,回首创业路,方婷直言不容易,但看着企业规模渐渐壮大,当初选择回乡创业这条路是走对了。

2007年5月份,厦门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方婷,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3家大型旅游公司录取。父母亲闻讯后十分高兴,希望女儿学有所用,在旅游行业干出一番事业,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谁知,方婷出人意料地做出决定:回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将菌菇产业做大做强。

方婷的父亲方金山,虽只有初中学历,但经过数年的拼搏,在菌菇种植行业已打出一片小天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方金山每天从早忙到晚,但菌菇产业还是难以做大,缘由就在于生产的常规品种缺乏市场竞争力。方婷对记者说:“我之所以愿意回来,就是想把这一产业做大。我之所以有底气回来,一是上初中时,就在父亲手把手的传教下,掌握了常规菌菇品种的种植技术;二是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了市场营销等知识。”

从厦门回到家乡——抚州市临川区罗针镇丁湖村老家的方婷,把目光放在现有菌菇品质提纯和生态驯化新品种上。

菌菇是大自然的产物,只有到大自然中才会有新的发现。为了采摘野生蘑菇进行人工驯化培植,每年初夏野生蘑菇生长繁殖旺季,方婷就带着面包和矿泉水,独自翻山越岭,深入深山老林采摘野生蘑菇。2008年初夏的一天,方婷发现了一株罕见的野生菌菇。第二天一大早,方婷坐火车赶到浙江大学,请专家鉴定。专家鉴定后告诉方婷,这株菌菇正是多年来众多菌农苦苦寻找的山珍虎奶菇。

方婷高兴极了,因为虎奶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专家提醒她,虎奶菇生长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培植成本很高、难度非常大,一旦培植失败,将使本来就不太景气的企业雪上加霜。

困难前面,方婷“干”字当头。在父亲支持下,方婷筹集36万元资金,组建了虎奶菇种菌人工驯化实验室。在400多个攻关的日夜里,方婷每天不是忙于实验栽培,就是往返省内外的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向专家学者请教。天道酬勤,经过数百次的实验栽培,2010年9月,“临川虎奶菇”种菌终于人工驯化成功。这一科研项目先后获得抚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方婷奔跑的脚步并未停歇。种菌驯化成功后,她又与省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手,开发出了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临川虎奶菇”成品、系列保健产品,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西省著名农产品。2019年,“临川虎奶菇”品牌评估价值为10.81亿元,产品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并连续获第九届、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份以及日本、泰国等十多个国家;“临川虎奶菇”生产基地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018年,方婷荣获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临川虎奶菇”形成规模化种植后,方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集新技术推广,虎奶菇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为种植户提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虎奶菇产业链条,带动百姓种植“致富菇”。“加入产业链后,方婷不仅聘请我们到基地上班,还让我们‘反承包’土地种虎奶菇,一年纯收入四五万元。”看着眼下的好日子,丁湖村村民何国莲高兴得合不拢嘴。近年来,方婷带动当地5000多户农户种植虎奶菇增收,其中三分之一是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同时,方婷撰写《虎奶菇人工栽培技术》《虎奶菇细胞融合》等文章,通过线上教学等形式,培训各地学员3000多名。

“奋斗的青春更加美丽,也只有奋斗,才能创造出彩的人生。”方婷说,“今年,我将利用已建立的食用菌‘百菇网’这一专业电商平台,积极拓展集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产品交易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带动更多的贫困户种植‘致富菇’,让更多的乡亲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记者 宋思嘉)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