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月20日至1月25日
地点:江西省儿童医院
记录者:任旭凤(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病房医师)
1月20日,医院要把急诊病房腾空,作为留观病房来安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人。
大家得知这一消息都很震惊,也有点恐惧,但是谁也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依然是有条不紊地给病人查房、办理转科或出院、交代出院注意事项,第3天我们将病房腾空了。
1月23日医院正式通知我们科室五位一线医师:我、丁莲富、吴春雪、何鑫、葛励强负责留观病房的诊疗工作,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要冲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其实我们5个人能成为同事蛮有缘的,都是30岁的一线医师,都是荣升父母不久的年轻医师。但是大家都没有退缩,而是相互鼓励着。
我爱人也是一名一线临床医师,结婚五年来,我们一家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的次数只有一次,每次除夕夜不是他值班就是我值班。
两个孩子因为年龄太小(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多),每次也是外婆家一个,奶奶家一个。1月24日,又到除夕,今年是我值班,也是在留观病房的第一个中班。
早晨7点半到达留观病房,穿上隔离衣、防护服,戴上口罩、帽子和医用护目镜,我感觉自己呼吸不畅、眼前模糊,慢慢地走到发热门诊诊室,没过多久来了第一个病人,我深吸一口气,心里告诉自己,你不能害怕,你是医生,这是你的本职工作、也是一份光荣的任务,更是组织的信任,我暗暗地为自己打气、鼓劲。
看完第一个病人已经十一点了,接着看第二个,一直忙到下午一点半左右才脱下防护服,匆忙地吃了碗泡面,就被告知又来病人了,接着穿上防护服一直到晚上六点半才下班。
脱下防护服那一刻,发现自己的脸上都是口罩按压的痕迹,嘴巴也是因为干燥缺水脱皮、整个头晕沉沉的,肚子也饿得不行。
除夕的街道,因为疫情,更是空旷,转了几个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粉店,买一碗炒粉就当是自己的年夜饭。还好,挺好吃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次炒粉了。
1月25日,晚上是我的晚班,那天晚上格外不一样。十点左右,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非常焦虑地来到诊室跟我说:“医生啊,麻烦你快帮我看看我的孩子,别的地方听到我老公是从武汉回来的,都不敢给我们看病”。
说话的时候,这位妈妈都要哭了。我能理解她的无助和焦急,两个孩子发热,孩子爸爸又在定点医院等检查结果,此时的她必须撑起一个家。
我和她年龄相仿,也是两个孩子的妈,我告诉她,请放心,孩子现在精神状态好,问题不大。她难受的表情稍微舒缓了一些,随后配合我完善了孩子病史,做了相关检查,同时也请示了主任并作出了诊断。
我告诉这位妈妈:“您的两个孩子是在父亲回家前出现症状,而且肺部检查也没有问题,可以回家隔离2周,继续观察孩子的体温。”最后,我再次安抚她的情绪,主动互换了联系方式,让她随时和我联系。
她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距离我接班到现在已经八个小时,她走之前,还特别郑重地跟我说:"医生,你辛苦了,谢谢你,真的谢谢你!"那一刻,我觉得一晚上的疲劳全部都消散了。其实我们做医生的都是这样的,在工作中从来都不求更多回报,只求病人能够健康平安,一句简单的感谢足以让我们充满了力量。
第二天白天,我主动联系了这位妈妈,她告诉我,两个孩子都退烧了,孩子的父亲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是阴性的。听得出来,她很开心,由衷的开心,电话结束时她对我说:“祝你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听到她的祝福,一贯被称为女汉子的我、自认为坚强的我,第一次流泪了。好像还止不住。我突然明白,这生活,不是不苦,但苦中有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