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韦衍行) 曾将一首《掀起你的盖头来》唱红大江南北的原总政歌舞团歌唱艺术家克里木于今晨去世,享年79岁。
克里木,1940年出生于新疆,维吾尔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舞蹈家,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他的代表作有《牵起你的盖头来》《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儿》《阿凡提之歌》《塔里木河,故乡的河》《颂歌献给亲爱的党》等。克里木的音乐向世人展现了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边防军人。
“舞台上,我就是库尔班大叔”
1950年,克里木的父亲到北京参加民族团结晚会回来后深受感动,希望全家人能一起参军。就这样,年轻的克里木和父母一同参军到了民族军第五军文工团,开始了文艺兵的生活。
17岁时,克里木调到新疆军区文工团。1958年,团里的词曲作家王洛宾知道了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到北京见毛主席的事情,连夜写了《日夜想念毛主席》这首歌,并点名让克里木来唱。
怎么才能唱好这首歌呢?克里木想着:“演唱时,我就穿上新疆民族服装,尽力揣摩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农民兄弟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在舞台上,我就是库尔班大叔。”
这首歌首次演唱就获得成功。1959年,18岁的克里木前往北京参加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作为第一位用汉语唱维吾尔族歌曲的歌手,克里木用一首《日夜思念毛主席》获得了毛主席的赞扬,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坚定了他的音乐之路。
“灵感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克里木创作并演唱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诙谐风趣的歌曲,将自己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音乐了解新疆。
1963年,词作家陈克正想到了一个题材,一个边疆农民热爱解放军战士,披星戴月上哨所送哈密瓜、葡萄,慰问战士们。他知道克里木是新疆的,就让他一起创作。这也是克里木第一次参加创作。
在陈克正、克里木以及作曲家彦克的努力下,这首经久不衰的《库尔班大叔您去哪儿》诞生了。“它里面有生活。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想着去慰问解放军,想着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拿上,说明我们解放军太可爱了。”克里木说。
之后没多久,克里木又创作了《塔里木河》。他回忆道,1964年他和陈克正到阿里慰问,返回时向部队申请了一部车,沿着塔里木河体验生活。
“陈老师有了思路后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一早就把歌词给我了。”克里木一看,歌词写得非常棒,想着一定要把曲写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首歌唱的就是边疆军人保家卫国的生活,曲调也悠扬抒情,所以大家喜欢。”
生活,也是电影《阿凡提》的主题曲《阿凡提之歌》能获得成功的最大保证。
当时,导演对第一版主题曲很不满意,克里木就跟导演说,阿凡提是幽默的、智慧的、跟老百姓在一起的,这首歌要往这个方向想。
说容易,写起来难。克里木苦思冥想之际,突然想起来,1957年自己去和田县慰问边防部队时,早上7点多钟,在街上看到一群农民老人。他们扎着腰带,带着瓜皮帽,在小毛驴屁股上坐着,唱着维吾尔语歌就过来了。
“我觉得那个旋律非常好,翻箱倒柜找到了那时记下的谱子。”根据那个旋律,克里木越写越顺,很快就写出来了,“所以说,还是‘生活万岁’。灵感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
“多吃一点苦,才知道战士的不容易”
克里木对自己能成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非常自豪。
“我要跟年轻人说,战士们太辛苦、太淳朴、太可爱了,我们的歌声就是为战士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要永远为人民和战士歌唱。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战士,爱战士。”
克里木说,在战士那里,他学到了爱祖国、爱人民,和对祖国无限忠诚的革命精神。
在前线慰问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没有麦克风,没有舞台。只能端着手风琴钻在猫耳洞里演出。
“演完连饭都不吃,因为战士们的那些粮食运上山很不容易。就只喝一点水,饿着肚子返回。但我觉得这些都不算苦,而且我们多吃一点苦,才知道战士的不容易。”克里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