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南昌大学二附院院感科工作人员也责无旁贷地站在了疫情防控前线,用实际行动阐释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工作使命,用自己的专业职责,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甘当大家的健康 “守护神”。
“我在这个岗位上,要对得起我们拥有90多年历史品牌的医院,要对得起领导们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医务人员及患者‘零感染’是我们的目标”……这是院感科科长万玉英在疫情期间最常说的两句话。院感科秉持着这个理念,在万玉英的带领下,全科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24小时扎根在医院,就为了能够在一线医务人员需要他们的时候尽快赶到他们身边,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士兵没有子弹,怎么上战场打战?”万玉英说。在医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伊始,院感科就对防护用品的储备工作非常重视,并立即对医院防护用品的物资储备进行摸底。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集中医学观察病区的布局、流程的合理设置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为了保障基础牢固,院感科就在现场一步一个脚印对这些地区的院感布局及流程进行规划和规范,最大程度减少感染发生机率。
疫情初始阶段,医务人员对病毒的认知还比较薄弱,为了缓解医务人员的紧张情绪,做到对病毒心中有数,也为了更便于防控工作的开展,院感科五双脚印走遍了医院的每个角落,将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普及到全体医务人员、保洁人员、司机班人员、外勤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特别是对发热门诊、急诊科、综合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影像中心等重点部门进行反复培训。
为了做到防控知识普及工作全方位无死角,院感科开辟了新道路,首次尝试进行线上直播培训,开播效果反响较好。“本来这次直播培训是计划对医院200余人进行首轮培训,后期再加强,但是发现开播以后观看人数暴增到1000人,后面群满了有些人还进不来。”万玉英说。针对医务人员的学习热情,院感科后续加班加点根据国家最新文件制作了第三轮的“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课件和手册,供医务人员学习。考虑到患者及患者家属,院感科还特意制定了公众版的宣传手册。这些也只是院感科培训工作的一个小缩影,疫情期间,院感科“线上线下”大大小小的培训一共举行了30余次,涉及3000多人次。
疫情发生后,许多医务工作者都在夜里失眠,院感科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因为担心工作中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而使病毒乘虚而入,为此,院感科工作人员现场走访手术室、CT室、口腔科、新生儿室、产房、综合介入室、心脏介入室等重点科室,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共同确定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接诊时的专用通道及专用治疗室位置,制定应急预案流程,防止交叉感染。同时,院感科根据日常观察,发现医院门帘、门把手、自动挂号机、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的物表是隐形高风险污染源,因此立即组织保洁人员培训,布置这些高风险区域的擦拭、消毒工作,并不定时进行现场督查。
“观察细致入微”是一名合格院感科工作人员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疫情防控工作非常繁忙,但尽管如此,院感科工作人员还是在平常的防控工作中观察到临床医务人员在疫情期间遇到突发状况时会不知所措。因此,院感科工作人员挤出时间,分别从防护用品、分级防护、消毒方法、隔离措施、医疗废物处置、医用织物处置、重点部门接诊疑似患者应急预案流程等方面制作防控手册,并在信息处的协助下通过内网下发到各个临床科室,供大家在遇到问题时查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方显院感工作人员英雄本色,在接到省里需要院感工作人员援鄂及援助省内其他重点地市的通知时,院感科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其中2名院感科工作人员赴新余援助及定向督导,更有57岁的“老感控人”何耀琴在近花甲之年奔赴援鄂一线,只为保一方平安。
抗击疫情, 这群可爱的“感控人”在行动。这些镜头浓缩在一起,汇成了最温暖的底色,诠释了院感科工作人员优良的工作作风,在医务人员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一线筑起了防疫的坚固城墙。(谢玉)
供 稿:南昌大学二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