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随州市中心医院向在驻地的江西援随医疗队女队员赠送鲜花,祝大家节日快乐。记者 杨继红摄
疫情突发,对疾病的恐惧、对未知的焦虑、对不幸的哀伤……这些难以纾解的负面情绪,也像病毒一样侵蚀着人们的内心。
心病不除,百病难消。在江西对口支援随州医疗队中,有一支“特战小组”——心理医疗小组。在随州战“疫”一线,他们负责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治病疗心,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心理防线。
“已经在医院住了这么久,也不发烧了,为什么还不让我回家?”“我怕在这里被感染,很烦躁……”在随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里,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另一种“病毒”——焦虑,也在侵蚀着患者钱某的身心。
“患者情绪非常激动,必须及时干预,否则有可能出现极端后果。”江西援随医疗队队员、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刘桥生得知情况后,立即通过心理热线对患者展开紧急心理干预。经过40多分钟的倾听、解释、支持和鼓励,钱某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钱某开始主动吃东西,并配合医生治疗。
最近一段时间,刘桥生愈发忙碌。除了进入病房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之外,来心理咨询室的医护人员也多了起来。
“当地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导致有的医护人员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烦躁、抑郁情绪。”刘桥生说,必须及时关注医护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打开心结、纾解压力。
金凤奎是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学科带头人,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援助经验。
“心理医生是战‘疫’一线不可或缺的力量。”2月17日,金凤奎主动请战,希望利用自身丰富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知识,用“心”助力随州。
“你们别管我了……”隔离病房里,一名中年女性患者由于家人去世,加上自身病情,情绪极度低落,躺在床上拒绝接受治疗。
“这在临床心理学上称之为居丧反应,主要表现为沮丧、无助、无能及绝望等情绪。”金凤奎说,尤其是对正在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来说,这种应激反应更为强烈,如果得不到及时心理疏导,不仅会因为不配合治疗,导致原本正在好转的病情出现波动,甚至可能迁延发展成抑郁症。
金凤奎火速赶到病房。“要通过正向引导,让她将心里的悲伤情绪宣泄出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金凤奎与患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治疗,患者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并答应重新配合治疗。
“个体应对重大突发应急事件时,无所适从、紧张无助的情绪会逐渐蔓延。”金凤奎通过临床工作及心理沟通后发现,有焦虑和抑郁表现的住院患者占比约10%。他在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心灵家园”,通过培训院领导、骨干护理人员等,让他们将心理正能量传递给全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用“心”驱赶他们心头的阴霾。(记者 郑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