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观)写给江西先贤爱国名将谭纶的一封信

记者 郑少忠

2020年12月12日14:51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开栏的话 | 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看江西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对江西的赞誉可以说是精准独到。如何“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我们要有“跳出庐山看江西”的胸襟和担当。我们开设“‘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看江西”专栏,综合运用报网端等形式报道江西。

今天请看第二十一篇。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写给江西先贤爱国名将谭纶的一封信

郑少忠

谭公:

您好!

今年是您500岁的生日。您的家乡抚州宜黄县今天召开纪念您诞生500周年的纪念会。作为您晚辈的晚辈的晚晚辈,一个“进口老表”,我,拜在您的墓前,百感交集,想请教您几个问题,和您说说话。

您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柔弱文人,面对敌寇攻入明朝留都南京,官员“大骇”,十二万将士“怯懦不敢前”,仅为留都府小小的兵部主事的您,心中怒火中烧,夜“竟不寐”,毅然上书朝廷,毛遂自荐,请求“募壮士五百人”,士兵们“皆欲拼命效死”,所到之处,锐不可当,直至将敌寇全部歼灭,确保了南京安全,这是何等的情怀,何等的伟业?历史又怎会忘却?

您这个历30多年战火洗礼,功勋卓著、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南御流寇,北抗强敌,屡战皆捷,海患平息;您转战陕川,总督两广,巡抚四省,威震八方。您提携、举荐了戚继光、俞大猷等诸多抗敌名将,主持修筑北京八达岭长城、疏浚成都大金河,造福万千百姓!当时的朝廷风雨飘摇,很多人都挖空心思买官卖官捞钱,您却三番五次地辞官“乞归回籍”,还告诫亲朋好友洁身自好,也招来一些亲友的不解与怨恨,您后悔吗?您处高位而谦和,居乱世愈自律,这样的修为、这样的境界,晚辈们真的是欠您一个大大的敬礼哟!

谭公,您还记得吗?那一年,您荣升兵部尚书时,由于“功震朔南,威播华夷”,名满天下,成了朝廷中的一大红人,许多官员千方百计与您攀扯关系。那天,您过生日,亲朋好友、朝官部将都来祝贺。其中有一名江西籍的部将拉了一车珠宝进京,想见机行事地送给您。可是,这个“老表”等了好久,您也没给机会让他献上。于是,他还想了个办法,托您的一个亲戚帮助进言。在席间,这位亲戚乘敬酒之机,对您说:“公功在海疆、边疆,荣膺天禄,固其宜也。但此得志之时,亦可为子孙计乎?”谁知,您一听就拉下了脸,酒也不喝,话也不说,立即起身退出厅堂。您那位部将看见您这般举动,就只好拂拂袖子,扫兴而归。

谭公,您还记得吗?那一年,您的一位故交,将一位名叫周宗镐的好友介绍给您,说是此人骑马剑法很好,只恨报国无门,想求您收留门下,找您给他给出路,求个功名。惜才如命的您,当即出题面试,发现此人兵策箭法很好,可是阅人无数的您,却发现此人德性、学问较差。于是,您只采用了他所献的兵策,并未录用他。您还非常抱歉地对故交说:“你我虽是好友,但兵法忌讳取才于裙带。能者德才兼备也。”还当面指出了周宗镐的长处与不足,要其努力修炼后再来找您。

谭公,您还记得吗?那一年,有个与您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在外任职的内亲黄仰虚,嫌其官微和环境艰苦、危险而情绪低落,尤其是他家遭不幸,一月之间妻子与女三丧相继,心境特别哀痛,多次写信给您,要您帮忙解忧,或调动岗位,或告老还乡。您非常珍惜彼此间儿时的感情,更同情他的不幸遭遇,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不含糊。您告诉他:一个人当官靠的是自己的才学,百姓的拥戴,而不应该吹牛拍马,拉关系走后门。您晓之于情,动之于理,写了一封长达二千多字的信婉拒了他的求助。黄仰虚听了您的劝说,毅然抛弃了“儿女态”、“闺房惑”、“生命怖”、“风波恐”及一切悲痛和烦恼,振着精神,与您一道“上报国恩,下尽臣职”,奋力战斗在江北一带,为抗敌保民立下了卓越功勋。

谭公,您还记得吗?您做官30余年,位居极品,亲属们找您求官办事,您竟然对他们说,家庭有规矩,朝廷有法度,这些我办不了。并且还警告他们绝不能打着您的旗号在外招摇,告诫他们“不可多才丧志”,不可“以吾名坏其风节”,应该“持身贵谨,待人贵谦贵敬”。您还对您的亲弟弟提出了“十七戒”:一戒与武职官往来;二戒与边将书柬及交际;三戒与乡里及内臣转说人情;四戒轻易作诗文,如能为韩柳为李杜则可,不能请罢;五戒信术士;六戒狂饮轻易论事;七戒纵童仆出外生事;八戒轻易去拜京堂;九戒打首饰;十戒与方外及士夫讲外事;十一戒奢侈;十二戒用小娼;十三戒说人长短;十四戒受人请托;十五戒远游;十六戒常请客人;十七戒多拜外官。

谭公,我还有好多话要对您说。您一生戎马,颠沛流离,您太累、太辛苦了。我就不多打搅您了。

谭公,500年啦,这些故事,就这么一代一代地口口相传。在您的家乡抚州宜黄,在您的祖国中国——还会一代一代、永远永远地传下去、传下去。

因为,人性的光辉永恒,您的生命永恒!

2020.12.12

(完)

(责编:邱烨、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