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之独奏曲

渔民上岸当上金牌导游

2020年12月21日16:50  来源:江西日报
 

12月19日,周六。鄱阳湖畔的忠义文化园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引人入胜,吸引一批批游客前来参观。袁田娟头戴麦克风,腰挂扩音器,向游客讲述“鄱阳湖大战”的历史。这名年轻的渔家姑娘,自从这个乡村旅游点开业后,经过3个月的集训,如今已是景区金牌导游。

余干县康山乡府前村依鄱阳湖而建,是典型的江南小渔村,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全村284户有90%的人从事与渔业有关的工作,有100多艘渔船。早在两年前,这个古老渔村的渔民就陆续上岸转产。特别是从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和鄱阳湖开始实行渔业禁捕,所有渔民收起渔网,开始新的生活。

袁田娟今年27岁,祖祖辈辈都是渔民。2018年,余干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府前村附近的忠臣庙景区为依托,重点打造忠义文化园景区,引导渔民转产转业。袁田娟幸运地成为景区一名导游,月工资3000多元。当年,村里有30多人被招录为该景区的员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还有“五险一金”。

“政府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依托国家4A级景区,抓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和生计保障这个根本。”康山乡政府负责人说,为了让游客停下来、住下来,当地对府前村进行秀美乡村改造建设。为了支持渔民上岸,乡政府作出了景区商业街店租免三年、景区日常维护、表演项目等一系列优先渔民就业的措施。

“有些渔民上岸后,把家里的房子改成农家乐,接待看湖观鸟的游客,年收入超过5万元。”袁田娟说,昔日渔村成为景区后,村民的生活变样了。

乡村旅游景点带火小吃摊

每到傍晚,家住余干县玉亭镇徐湾村的王美荣,将移动餐车停靠在省3A级乡村旅游点冕山村,在城管部门划定的小吃经营区摆摊。

王美荣今年44岁,小时候因病致左下肢残疾。早年,王美荣在县城经营一家小吃店,丈夫徐开国在建筑工地装模板。但是,小吃店还没开满两年就停业了,徐开国的工作也时有时无,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2016年,王美荣一家被纳入精准扶贫户。

“光是村里的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配套项目,就安排了村里所有闲置劳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冕山村党支部书记徐良显告诉记者,冕山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毗邻冕山公园,绿树掩映,环境优美。2017年,冕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紧扣“历史文化”“美食文化”“吴芮文化”等元素重点打造了军事古城、蚂蚁广场和廉善广场来展现厚重的人文历史。美丽乡村立即引来大批游客,一年时间里冕山村开办了近20家农家乐。

看到纷至沓来的游客,王美荣决定干老本行。她花了两万多元购买移动餐车和烹制设备,在冕山村经营“王姐油炸小吃”烧烤摊。“王姐做出来的食品,特别松脆,别有一番风味,价格也实惠。”常来景点游玩的县城居民小廖说。

王美荣一天出摊4个小时,能赚到100多元,双休日和节假日赚钱更多。“这要感谢美丽乡村景点带来的人气,让我的小吃摊有财气。”王美荣盘算着,有钱了,下一步要对自家的三层楼房进行外墙装修了。(记者 徐黎明)

(责编:帅筠、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