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平:教育扶贫路上“一个都不少”

2020年12月22日15:32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今年,江西省乐平市在落实中央和省级九项教育扶贫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再增加校服、空白作业本、平安保险、义教规定目录教辅、音像电子教材五项免费赠送教育扶贫扶持政策,通过精准摸排、控辍保学、送教上门等举措,打好“组合拳”,做到教育扶贫路上“一个都不少”。

精准摸排,不让一人失学

乐平市后港镇有建档立卡户的小学生(含幼儿)85名,几乎分布在全镇的各个村庄,而且这些学生家长工作时间没有规律,给家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些教育联络员常常需要上门几次才能遇到家长。

面对这种现状,该市后港镇中心小学教育联络员金妩黠说:“不论是要跑几次,我们一定都要把所有建档立卡户的学生信息核实清楚”。

后港镇的扶贫工作只是该市教育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为确保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一人,乐平市建立了联络员制度,主要是以乡镇村小学为单位各选派两名教育扶贫联络员具体负责各行政村的教育扶贫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732名教育扶贫联络员。教育扶贫联络员主要承担信息共享、政策宣传、数据审核、结果告知、联系学校五项任务。教育扶贫联络员和行政村扶贫工作经办人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动态调整新增或清除的学生就学信息,以便准确落实资助政策;告知行政村扶贫工作经办员国家数据库学生错误信息,以便及时更新。教育扶贫联络员负责宣传教育扶贫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

在落实本市建档立卡学生的同时,对于异地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的教育扶贫工作,乐平市也做到了“不错一个、不漏一个”。

2018年9月初,金妩黠在工作中发现,在后港镇江罗小学就读的鄱阳籍学生小黄属于精准扶贫对象,于是到小黄家中走访。在走访中,金妩黠了解到小黄是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黄的外公外婆一开始对前来核实信息的金妩黠表示,“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并不是贫困户。”通过认真走访,金妩黠了解到小黄是被鄱阳当地扶贫部门列入了精准扶贫对象,后及时为小黄落实了教育扶贫政策。

据了解,乐平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双负责制”,形成“市教体局-学校(幼儿园)-教师”“市扶贫办-乡镇扶贫工作站-村级扶贫工作室”的教育系统与乡镇属地双线保障机制。乐平籍学生到外地就读的信息采集工作由乡(镇)扶贫工作站负责,外地户籍学生在乐平就读的信息采集工作由就读学校(幼儿园)负责,把汇总信息全部交于市教体局,确保做到政策全覆盖。

2018年以来,乐平市资助建档立卡户学生18390人次,发放资助金1307.95万余元,财政兜底保障异地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81人次,资助金额37.7万元。

控辍保学,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道路

因父母离异在外打工,乐平市礼林中学学生小何离开学校去到浙江寻找父母。其班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向校长程鹏及时汇报后,迅速赶往浙江,做劝返工作,可小何却不肯回校上课。通过多次与小何及其父母交流谈心,最终做通了小何的思想工作,将她接回学校继续读书,并落实教育资助扶持政策。

这是乐平市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一个生动案例。近年来,乐平市教育部门协同部门、乡镇(街道)联动,构建了控辍保学联控联保责任体系,努力实现全市适龄学生在校读书。

与此同时,乐平市教育部门采取“教师—中层干部—校级干部-局领导”四级走访核查劝返机制,积极联系招生辖区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帮扶干部,全面推动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劝返有实效。

为及时发现在校学生的辍学苗头,有效劝返学生归校就读,每年暑假期间,乐平市都广泛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从城市的街道小区,到乡镇的一村一户,都可以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中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也有头发花白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有教学一线的教师,也有学校的领导。

三年来,该市4000余名教师放弃暑假休息的时间,顶着高温,冒着酷暑,奔走在全市的各个村落,进行上门家访1.5万余人次,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在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劝说下,全市没有一名学生因贫辍学。

送教上门,助力特殊孩子健康成长

家住乐平市礼林镇戴家村的小程,因有精神上存在障碍,不能正常在学校里和其他学生一起读书。礼林镇中心小学校长程国根知道具体情况后,立即安排戴家村小对小程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礼林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还经常给小程买一些文具、玩具,耐心地教他读书写字等。渐渐地,小程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有了提高。

这是乐平市履行“送教上门”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设置每周送教上门一至两次,每次1个学时,每学年不少于60学时的“送教上门量”,采取“精准排查,精准送教”的原则,为特殊孩子订做“一人一案”,灵活地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确保送教上门落实到位。

仅2020年,乐平市便落实100名骨干教师对全市13名学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让他们享受了公平的教育。(朱德文 戴金星)

(责编:邱烨、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