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湘东:“颜值”“气质”兼修 留住最美“湘”愁

2020年12月28日09:36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一条条平坦的沥青马路延伸至村组,马路两边的花圃规划有序,统一样式的篱笆和生动的文化墙成为乡间美景;一个个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依民居而建,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集书画室、舞蹈室、阅览室、学习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站,让村民学习文化,提升自我。近日,笔者走进湘东区沃野乡间,溪水潺潺,鸟儿欢叫,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让人倍感舒心。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便民惠民富民利民”为主线,以“农村公路+”发展新模式,带动农村公路沿线产业发展、生态宜居。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架起党群连心桥

“自从这座桥建好之后,我们出行更方便了。”谈起家门口的变化,荷尧镇荷尧村的熊庚胜感触最深。

今年71岁的熊庚胜见证了家门口的道路从沙石小道到平坦沥青路的变化,也见证了高尚桥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原先我们到河对面去,要往上游或下游绕行2至3公里。现在家门口的桥通车了,桥的另一头又新建了一所小学,居住在我们这边的小朋友以后上学也更方便啦。”熊庚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荷尧村第一书记何建萍说,万合埠村民小组的高尚桥通车后,熊庚胜觉得自家的旧房子与美丽的乡村环境格格不入,便主动拆除了。

今年66岁的朱显明是一名退休教师,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荷尧综合文化服务站练习书法。

朱显明说:“文化站的服务设施非常齐全,我经常来这里练习书法,在这里是一种享受。”

“你工作做得好不好,每位村民心中都有一杆称,这也是凝聚人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何建萍说。

何建萍介绍,近年来,荷尧村以党建为引领,实施三年规划,依托项目资金,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学校、水利等项目建设,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以企业管理模式治理乡村 群众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木质栏杆,彩色小路……绕着池塘修建的游步道,成为老关镇前进村村民散步健身的首选地。

前进村是萍乡茶叶盒包装生产发源地,目前,辖区有包装企业和附属配套企业30余家,涉及外来务工人员1000余人。

面对本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双重管理,如何号召大家共同爱护卫生,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汤波介绍,他把自身在企业学到的管理模式,运用到乡村环境整治中来。

“一方面,我们号召企业家积极捐资,将辖区内的道路进行提升改造,解决堵车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进行分片管理,大家不定期入户召开户主会,让村民做好‘门前三包’。”汤波说。

汤波坦言:“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征拆问题,虽然有些村民会反对,但我们会耐心进行讲解,告诉他们基础设施与企业、企业与村民之间协同发展的利益关系。”

经过党员干部、企业家、村民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前进村道路宽阔平坦,卫生干净整洁,池塘成为景点,村民的文明素养也提升了。

今年64岁的汤中术是土生土长的前进村人,他说,现在,村民和务工人员都能自觉爱护卫生,村民们也更活跃了,早上和晚上都喜欢出来跑步,锻炼身体。

党员联户凝聚人心 “六化”建设打造宜居社区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走进峡山口街日星社区文化大院,一首优美动听的二胡曲隔墙传来,原来,几位村民正利用闲暇时光演奏二胡。

近年来,日星社区按照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六化”发展思路,将社区打造成群众安居乐业的福地。

日星社区党总支书记向建华说,现在社区建有5个文化活动广场,1个室内体育健身馆,1个文化大院,不仅满足本社区居民文化需求,还吸引周边居民前来参加文体活动。

在服务群众方面,日星社区采取党员联户,1名党员对接10户居民,每个月上户收集建议,并于每月中旬召开支委扩大会,针对收集上来的意见进行讨论解决,得到广大居民一致称赞。

向建华介绍,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全体党员干部、志愿者带头干,居民们也越来越配合工作,做到垃圾不乱扔,家门口花圃自己清理杂草。

“我们居住在这里很充实,环境干净整洁,文体设施配套齐全,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居民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日星社区居民向时清如是说。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人间。”湘东区围绕“建设赣西新门户,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的目标,以“宜居湘东”建设为抓手,打响了湘东美丽嬗变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城乡“颜值”不断刷新、城乡“气质”不断提升。(李小涛)

(责编:帅筠、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