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因底蕴而迷人

——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使命

2021年02月01日07:26  来源:江西日报
 

豫章故郡,千年洪都。

1600多年前,为纪念道教祖师许真君,江西始建铁柱万寿宫。在南昌,这片由船山路、翠花街、中山路合围的区域,既是江西会馆的发源地和全世界1000多所万寿宫的祖庭,也是一个承载着南昌历史文化变迁和祖辈记忆的地方。

历史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积淀,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2013年,南昌市投资20多亿元,在铁柱万寿宫原址一带打造“赣鄱文化第一街”——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最大限度保留江西民居建筑特点,展示商贸文化、移民文化和市井文化。

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雕细琢,“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呼之欲出,将于2月5日开门迎客。近日,记者走进这一街区,聆听三街五巷的历史故事,探寻赣派民居蕴藏的千年风韵,感受历史街区的历史使命。

唤醒城市记忆,让南昌厚重起来

冬日暖阳下,穿梭于纵横交错的石板街道,一砖一瓦,一步一景,青灰色赣派民居仿古建筑鳞次栉比,与蜿蜒幽深的巷道共同串联起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一幅穿越千年的“老南昌”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早在晋代,万寿宫老街就以旺盛的香火和周边繁华的商业闻名遐迩,成为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齐名的江南三大宫观。明清时期,江西小商品经济发达,赣籍商人行走四方,形成包括药帮、茶帮、粮帮、瓷帮、布帮等专项商帮在内的江右商帮。相传,江右商人每到一地,都要建造万寿宫,在这里与同乡聚会叙旧、看戏娱乐。

由此,万寿宫逐渐走向五湖四海,成为赣文化的重要标志。时至今日,国内不少地方依然能见到万寿宫的身影。2007年,万寿宫文化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是南昌十大文化重点工程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文化承载功能,我们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没有围墙的文化博物馆。”南昌万寿宫文化街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刚介绍,秉承“修旧如旧、保存历史记忆、让文化融入生活”的宗旨,街区建设保护历史遗存,恢复街巷肌理及传统建筑风貌,并激活街区繁华的商贸人文气息,传播别具特色的赣文化。特别是为了“复活”万寿宫文化,以及与其密切关联的江右商帮文化,对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打造。

据了解,整个街区由历史民居、商业街区、万寿宫宗教文化区三个部分组成。街区总建筑群共123栋,其中,晚清赣派民居风格建筑118栋,包含南昌总商会、持志堂、玉泰盐庄、罗英故居旧址等45栋历史风貌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邀请清华大学设计院复原并保留了三街五巷(翘步街、棋盘街、广润门街、合同巷、醋巷、萝卜巷、万寿宫巷、萝巷)的肌理。同时,在不破坏原有梁柱结构件的情况下,对铁柱万寿宫遗址和历史风貌建筑进行加固性、装饰性修复,实现原址、原样恢复,木工作业和石雕作业全部手工进行,并将穿斗式木结构、山墙承檩砖木结构应用其中。

街区内,一座栩栩如生的铜像再现了江右商人肩挑箩担走南闯北的形象。中国美术学院相关团队在设计文化景观的过程中,处处贯穿江右商帮元素,创意设计《万寿宫的故事》《江右商帮的故事》《三街五巷的故事》等三大历史绘画主体,并由南昌本土知名民俗情景画家李跃华进行绘画创作。其中,《江右商帮的故事》用传统水墨画和散点透视手法,通过186个形形色色的人物、20余家鳞次栉比的商铺和18条大小不一的船只,再现了一百多年前豫章赣江码头——万寿宫一带货品满架、人流不息的市井商业景象。

一个街区,唤醒淹没在历史中的城市记忆,让城市文化变得更加厚重。

延续城市文脉,让南昌雅致起来

千年商脉,千年商街。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南昌老城商贸核心区。上世纪初,万寿宫一带是南昌最早的旺铺街区,瓷器、夏布、丝绸、香料、海产品等在这里进出,成为集商帮文化、道教文化和市井文化于一体的繁华闹市。

老街老巷温暖回归,商帮文化传承创新。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开放式仿古街区,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街区特色商业街分为尚品街、潮尚领地、赣味人家、文创市集、江西礼物、南昌市街等六大特色业态区。

近年来,以故宫文创为代表的城市文创品牌新地标风生水起,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在网络上圈粉无数。受此启发,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把内容呈现的重点放在文化创意上,着力让市民和游客在南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找到最能拨动自己心弦的元素。

于是,这里有了设置在南昌总商会和祥丰钱庄旧址的文创旗舰店。通过文创产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从而推动万寿宫文化走出街区,走进千家万户,感染更多人的心灵。

与此同时,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文创产品将定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深入挖掘万寿宫文化信息和资源,力争每件产品都拥有万寿宫的创意元素,让游客愿意买、用得上、记得住。

除了实体文创产品,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还围绕许真君为民斩蛟除害的传说,打造许真君IP,创作国风动漫作品,开发福神九郎传微信表情包。同时,在专门打造的大戏台上排演独具地方特色的戏剧节目,并计划定期举办万寿宫民俗文化节,开展文化踩街巡游,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大活动,不断扩大万寿宫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物一景,话尽南昌烟火,尽显城市底蕴。展陈馆中,一张张征集自当地居民的万寿宫老照片,打造出一个温暖的文化空间;街区里,一道道传统赣派小吃,唤起深藏于心中的别样乡愁……街区以寻访记忆——历史重现——时空剪影——市井生活为主线,以老物件为设计元素,唤起南昌人的乡愁。

一座城市,因一根延续千年的文脉而愈发雅致,而这根文脉也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提升城市品位,让南昌火热起来

早晨,品尝一碗正宗的南昌拌粉和瓦罐汤;上午,漫步于三街五巷,寻找老南昌文化记忆;下午,在各式特色店中体验本土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夜晚,在民谣酒吧小酌一杯,入住花间堂民宿。不久的将来,游客将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度过这样丰富而有趣的一天。

作为省商务厅推荐申报的全省唯一国家级高品位商业步行街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参照成都宽窄巷子、锦里古街等国内知名历史文化街区,以“南昌城市新名片”“赣鄱文化第一街”为定位,以“轻度假、微旅游、慢生活”为目的,以文化为先,兼顾商业效应为运营机制,营造沉浸式体验街景,打造集时尚购物、餐饮娱乐、社交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使商业资源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2018年底,李渡酒业成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首家签约入驻企业。位于广润门门口的国宝李渡万寿宫知味轩古色古香,格外引人注目。近日,站在这栋纯木质的三层小楼前,李渡品牌总监胡雪告诉记者:“李渡承载着千年酒文化,万寿宫寄托着千年赣商的精神传承。知味轩不是一个只卖产品的地方,而是一个体验酒文化的场所。这里通过创新布局业态,复原元代酒窖,科技艺术化展现李渡古窖特有的酿酒微生物。不仅如此,开业后将定期邀请文化名人,每两周开设一次文化沙龙和文化讲座。”

目前,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已引入一批和李渡酒业一样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商家。春节期间部分商家将陆续进驻,5月前所有商业项目将正式营业。

文化是基础,商业是载体,旅游是驱动。传统文化与时尚消费将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让南昌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在旅游市场上火起来。

“街区计划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展现赣风民情,展示时尚生活,并与滕王阁、八一起义纪念馆连点成线,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志刚说,为优化市民和游客体验,街区以实现“一部手机游景区”为目标,围绕智慧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资源、产品和服务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景式、全链条、全程化一站式服务体验。

建设文化之城,是新时代赋予省会南昌的新使命。塑造历史人文品牌,让市民游客能够直观感受南昌悠久的城市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让英雄城因底蕴而迷人,就是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使命。(记者 殷 勇 宋思嘉)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