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出新活力 “合”出新动能

——看新余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2021年05月14日07:11  来源:江西日报
 

近年来,新余市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此举,不仅有效打破了传统城乡二元体制,也促进了城乡产业联动发展,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提升硬件,拉近城乡距离

夏风和煦,从新余市城区驾车出发上环城路,往西约10分钟车程至渝水区下村镇千秋岭村,转入一条新修的柏油路再行驶5分钟,群山环抱中的梁家村小组映入眼帘。“有了这条环城路,坐车去城里只要15分钟,方便多了。”村民吴水根高兴地说。梁家村是明代学者梁寅故里,村庄古朴,古屋、古柿树散落在村子之间。依托便利的城乡交通设施,村里正规划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一条路造福一座城。新余市投资38.3亿元,历时4年修建了一条长达57公里的环城路,重塑了全市的交通版图。整个路网不仅结束货车穿城而过的历史,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还将沿线乡镇、村组的道路打通,为城乡融合发展插上了翅膀。

新余市还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累计投资12.7亿元新建或改建水厂10个,管网覆盖1782个村小组,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6%。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该市以“拆三房、建三园”为抓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优化软件,均衡公共服务

5月6日下午,渝水区罗坊镇中心卫生院急救站接到市紧急救援中心指令,罗坊镇陈家村村民李小军被倒折的大树砸伤,需要急救支援。随后,该院急救车出发救援,从到达急救现场再将病人转运至新余市人民医院,全程不到1小时。

“为建立‘30分钟急救圈’,打通农村急救‘最后一米’,新余有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了急救站点,纳入全市统一指挥调度,补齐了全市急救网络的重要一环。”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科负责人说。

目前,新余市构建了以市紧急救援中心为龙头、10家网络医院为骨干、6个乡镇急救站点为辅助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同时,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以建制村为单元,建设381家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晓康诊所,努力做好农村群众健康“守门人”。

该市还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着力打造农村颐养之家,全市共建成颐养之家736个,入家老人达1.03万人;在义务教育制学校推行“小荷工程”“水花行动”,开展膳食改善行动和普及游泳技能,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产业融合,城乡生机勃勃

走进仙女湖区万商红新履小镇,运送原料、成品的货车进进出出,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将新生产的鞋子进行装盒打包,快递小哥不时从身边跑过。“我们把家从乡下安到了城里,在鞋厂务工月薪4000余元,小孩也接过来读书了。”仙女湖区河下镇垱头村村民高丽敏告诉记者。

据悉,新履小镇一期已入驻商户1713家,其中鞋企1230家,日产鞋规模达40万双,日快递发货30万件,年产值达70亿元,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加工、销售及物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如今,新履小镇正积极谋求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履小镇还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快递等产业发展,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把“客人”留下来,仙女湖区提供保姆式服务,出台优惠政策,免费为鞋企提供电商培训,解决企业工人住宿问题,安排园区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等。

此外,城市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也在加速向农村流动。新余市推行“振兴农村实用人才”计划,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大舞台创新创业、各展其长。同时,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金融、社会资金合力支农的格局。

记者手记

船小好掉头。新余市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依托区域特点和独特优势,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城乡公共服务,激活城乡各种要素双向流动,取得了可喜成效。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新余市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在城乡无缝连接,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在城乡共同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加快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城融乡”,也是“乡融城”。新余市城乡融合,激发了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催生了城乡产业发展新动能。(邹宇波 记者 胡光华)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