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過早飯,撫州市臨川區農婦易全蓉都會坐在家門口編斗笠。她編的斗笠有一個特別而又響亮的名字——紅軍斗笠。從12歲開始到現在,她編紅軍斗笠已經有57年。
一個斗笠僅賣5元錢,平均一天隻能編4個,一天的收入才20元錢。這樣費時費力又賺不了多少錢的活,易全蓉卻堅持50多年。“我編斗笠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出於對紅軍的一份感情、一份懷念。”易全蓉說。
易全蓉是茅排鄉山陂村人,今年69歲。1932年,紅軍某部駐扎在山陂村,准備進攻南城縣城。其間,紅軍和村民們相處和諧,部隊官兵優良的作風和待群眾如親人的行為讓村民很感動,村民都非常熱愛這支部隊。
為了支援紅軍,村民盡力為紅軍提供各種補給。“我爸爸是一名老篾匠,他用自己的手藝專門為紅軍編斗笠。”易全蓉說,不僅如此,父親還教母親和其他村民一起編斗笠、編草鞋等送給紅軍。紅軍走后,村裡一直保持著編紅軍斗笠的傳統。
在山陂村長大,易全蓉從小就對斗笠有種特殊的感情。特別是看到斗笠正前方的五角星時,她感到由衷熱愛。12歲那年,易全蓉纏著父親教她編斗笠。幾年時間內,她學會了全部技術,編出來的斗笠質量一點也不亞於老藝人。一把篾刀好像長在手上,毫米薄的竹絲不用看,信手就能均勻地一劈為二。
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末期,編紅軍斗笠能夠補貼家用,是村裡的一項好產業。后來,斗笠的作用逐漸被雨衣、雨帽所代替,斗笠的市場需求大量減少,價格也沒有提升。如今,村裡隻有極少數人在編斗笠,易全蓉是編紅軍斗笠時間最長、堅持最久的一個。
“雖然編斗笠賺不到什麼錢,但這是對紅軍一種深厚的感情。編斗笠就是為了紀念紅軍,記住紅軍的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隻要還能編,我會一直編下去,讓紅軍精神一直傳下去。”(陳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