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多面手”的智能春運

2020年01月14日21:29  
 

2020年的春運,鐵路新增許多“黑科技”,讓旅客感受到便捷和溫馨。

江道生幫助學生進行“優惠資質綁定”。張海根/攝

“這‘電子客票’確實方便。以前還要帶著票,現在真的實現一証走天下。”南鐵三明站客運大班組長江道生正引導旅客刷身份証進站。

18歲參加鐵路工作的江道生,原先是鷹廈線三元區站客運員。他曾經是車站賣票記賬最快、用檢票鉗檢票最快、為車票蓋安檢章最快的“多面手”。2018年調到南龍鐵路三明動車站工作后,江道生面對一大堆陌生的“智能化”客運設備,“多面手”傻了眼。

“看見這些什麼人臉識別、什麼防行人侵入裝置,真的很多東西要學。”三明站正式開通運營前,江道生定期利用休班時間,到三明北站請教比自己小20歲的客運值班員董陽,拿著小筆記本一點一滴記錄著新的設備使用方法、新的客運組織管理方式。

江道生幫助老人驗票進站。張海根/攝

1月10日,春運首日,三明站迎來了學生返家大客流,學生客流密集,引導學生購票成為他的主要工作。“這個‘優惠資質綁定’一定要點,綁定以后,下次買票就可以直接享受優惠了。”江道生在自助售取票機上幫學生又是幫助學生效驗學生証、又是幫助學生取票,“可以了,請到那裡安檢。”江道生立即安排志願者幫助學生前往人臉識別驗証口。

考慮排隊驗証可能導致個別學生乘車緊張。次日,江道生立即聯系三明市相關大學,來到校園內現場指導學生証核驗。

江道生“辦公”的地方非常多,檢票口半自助核驗人手不夠時,他“客串”檢票員進行引導﹔站台地道口需要人時,他又“跨界”客運員﹔站車交接時,他“化身”客運值班員﹔每天票房結賬時間,他“搖身一變”成了票房領班。每到月底,他既是核算員又是計劃員﹔出站口人手緊缺時,他又跑步去加崗。

“旅客出行越來越智能。智能化的設備設施投入使用,讓旅客出行越來越簡單、越來越便捷。”(邱文飛)

供稿: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

(責編:邱燁、羅娜)